《王充·披裘而薪》注釋,意譯與解說
延陵季子出游②,見路有遺金;當(dāng)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來。”薪者投鐮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③:“何子居之高,視之下;儀貌之壯④,語言之野也?吾當(dāng)夏五月,披裘而薪, 豈取金者哉?”季子謝之, 請問姓字。薪者曰: “子皮相⑤之士也,何足語姓字?”遂去不顧。
——《論衡·書虛篇》
【注釋】
①裘:皮衣。薪:柴,這里作動詞用, 即打柴。②延陵季子: 即春秋時吳國公子季札。③瞋目:瞪大眼睛。拂手:擺手。④儀貌:容貌、舉止。壯: 盛壯, 引伸為盛氣凌人。⑤皮相: 從表面看問題。
【意譯】
延陵季子有一次外出,看見路上有遺落的金錢。當(dāng)時已是夏季的五月,卻看見一個穿著皮襖打柴的人。季子便招呼那個打柴的人說:“你快去拾地上的金錢?!贝虿袢藲鈶嵉匕宴牭度拥降厣希芍劬[著手說:“你憑什么居高臨下、盛氣凌人、言語粗野呀?我在夏季的五月能穿著皮襖打柴,難道是個貪取金錢的人嗎?”季子聽了這話,便趕緊向他陪罪,并請問他的姓名。打柴人說:“你這個人不過是個只看外表的人,沒有必要對你說我的姓名?!睕]有理睬他就走掉了。
【解說】
俗話說:“人不可貌相。”但故事中的季札卻和許多人一樣,犯了只注重外表、以衣相人的錯誤,以致被諷刺為“皮相之士”。季札讓裘薪者拾遺金,可能只是出于憐憫之心。王充根據(jù)季札的品行認(rèn)為:“取金于路,非季子之操也?;驎r季子實見遺金,憐彼裘薪者,欲以益之;或時言彼地金,欲以予薪者,不自取也”。然而,季札的語氣中肯定有了看不起薪者的意味,以致裘薪者為自己的人格尊嚴(yán)受到侵犯而斷然采取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態(tài)度。從中也可以看出裘薪者人窮志不窮,是很有骨氣的。
【相關(guān)名言】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做人不可有傲態(tài),不可無傲骨。
——陸隴其
在命運的顛沛中,最可以看出人的氣節(jié)。
——英國·莎士比亞
上一篇:《韓非·彌子瑕》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耿定向·擒鷧》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