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蕓·欲兼三者》注釋,意譯與解說
有客相從①,各言所志:或愿為揚州刺史②,或愿多資財,或愿騎鶴上升③。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④,騎鶴上揚州。”欲兼三者。
——《殷蕓小說》
【注釋】
①相從:相聚。②刺史:官名。漢時設置,至魏晉其權益重。③騎鶴上升:學作仙人騎鶴升天。④貫:古時用繩索穿錢,一千文為一貫。
【意譯】
一幫客人相聚在一起,各自說出自己的志愿:有的人想當揚州刺史;有的人想發財;有的人想得道成仙,騎鶴升天。其中一個人聽了后說:“我愿腰纏十萬貫錢,再騎著仙鶴到揚州當刺史。”妄想同時集前三者于一身。
【解說】
如果說,升官、發財、得道成仙三者得一已是奢望的話,那么“欲兼三者”則純然為癡心妄想的貪婪了。在這世界上,每個人大抵總有些理想、愿望,作為人生目標,激勵奮斗進取,以實踐生命價值的。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志當存高遠”。但人的理想并不等于異想天開。它應當在現實存在的基礎上,同有益于社會人生的崇高性結合起來,并為之腳踏實地去奮斗的。揭竿而起的陳勝, 當年躬耕壟上之時, 曾有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喟嘆。而事實證明,他確實無負于自己的“鴻鵠之志”。人的愿望也決不是貪婪。索取多少,首先須看向社會貢獻了多少。古來志士仁人之所以垂范后世, 皆在于他們更多想到貢獻的。自然不能否認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理想愿望的權力,但癡人說夢式的虛妄與措大暴富式的粗鄙實在與理想愿望無緣。
【相關名言】
患生于多欲, 害生于不備。
——劉安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上一篇:《莊周·梓慶為鐻》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荀子·欹器》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