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桎狗取鼠》注釋,意譯與解說
齊有善相狗者,其鄰假以賢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曰:“是良狗也。”其鄰畜之數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相者曰:“此良狗也,其志在獐麋①豕鹿,不在鼠。欲其取鼠也,則桎②之。”其鄰桎其后足,狗乃取鼠。
——《呂氏春秋·七容》
【注釋】
①麋 (mi): 似鹿而體小的一種動物。②桎: 捆綁。
【意譯】
齊國有個善于相狗的人,他的鄰居委托他買一條能捕鼠的狗,一年之后才買到。他對鄰居說:“這是一條好狗啊!”他的鄰居喂養了好幾年,那只狗卻不逮老鼠。鄰居將這件事告訴了他,那位相狗的人說:“這是一條好狗啊,它的志向在于捕捉獐、麋、豬、鹿,而不是老鼠。如果要讓他捕鼠,那么就請把它的腳捆綁起來。”他的鄰居把狗的后腿捆了起來,這條狗才開始捕鼠。
【解說】
驥驁的氣質,鴻鵠的心志,人們也許都能明白,但寓言中這條狗的志向,除了齊國那位善相狗者外,竟然連它的主人都不知道。這條狗的志向是獵取獐麋豬鹿,但是,他的主人買它來,不過是用來捕捉老鼠。還有什么比有志而不得施展更值得悲哀呢?這條狗最后不得不去捕鼠,但我們可以想象它是多么地失意啊。由狗的失意,使我們聯想到人的悲哀。“國仇未報壯士老,匣子寶劍夜有聲。”陸游所哀嘆的正是人至垂暮,而壯志未酬的情懷。多少仁人志士,一腔熱血,志在報國,但是卻因為統治者的荒淫無道,有志而不得伸。王安石曾說過:“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一個國家的興旺,一個民族的強盛,無不在于人才的開發利用,但是,在封建專制社會里,往往是有才而不識,大才而小用,無數人才就這樣湮沒在茫茫人海之中。而即使識得其才,也是多方壓制。除非有人愿俯首貼耳,甘為走卒,否則,有才者之才反而成了人生的一種災禍。所以,呂不韋要搬出這條“傲小物而志屬于大”的狗來與賢士作比較,目的是提醒君主要了解信任賢士,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可惜,在封建專制的制度里,人才永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利用。
【相關名言】
有了天才不用,天才一定會衰退的,而且會在慢性的腐朽中歸于消滅。
——蘇聯·克雷洛夫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
——司馬光
人能盡其才則百事興。
——孫中山
上一篇:《韓非·楊布打狗》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柳宗元·梓人①傳》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