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易梁》注釋,意譯與解說
有巨室,梁蠹且壓①,將易之,召匠爾。匠爾曰:“梁實蠹,不可以不易,然必先得材焉,不②則未可也。”其人不能堪,乃召他匠,束群小木以易之。其年冬十有一月,大雨雪,梁折而屋圮。
——《郁離子·枸櫞》
【注釋】
①壓:倒塌。②不:同“否”。
【意譯】
有一大戶,屋梁被蟲蛀得快要倒塌,打算重?fù)Q屋梁,于是召請匠人爾,爾說:“屋梁實在蛀得不行,不能不換,但務(wù)必預(yù)先準(zhǔn)備好合適的材料,否則不行。”主人覺得不能接受,又召請別的匠人,將一些小木捆捆扎在一起充當(dāng)屋梁。就在這年冬天,下了場大雪,換上去的屋梁被積雪壓斷,房屋倒塌。
【解說】
巨室主人知道“梁蠹且壓”并要換梁,可見他還不是那種諱疾忌醫(yī)的人,但他以小木充大梁的做法則從根本上決定了他難以擺脫險境。事物有其特定的規(guī)定性,不可互相替代,以室而言,大梁便是大梁,椽子便是椽子,所起作用,所承壓力是各不相同的。居室如此,國家、社會未嘗不是這樣。如果以小充大、以劣充優(yōu),那么國之大廈也有將傾的可能。棟梁的作用不能發(fā)揮,小木則被器重得超過其限度,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現(xiàn)象,我們承認(rèn)棟梁、小木、大樹、小草各有其價值,但是它們的價值是在其特定的位置上顯示出來的。如果將其位置顛倒過來,那么小者力不從心,大者則有力無處使。就像大材不可小用一樣,小材也不可大用,除非這小材已長成大材,或有可能長成大材。小木充大梁也有不同情況,一種是小木自不量力濫竽充數(shù);一種是出于無奈,為他人不適當(dāng)使用。這寓言說的是后一種, 因而小木倒成為無辜。
【相關(guān)名言】
崇大廈者, 非一木之材; 匡弊俗者, 非一日之術(shù)。
——王勃
大廈之構(gòu),非一木之枝;帝王之功,非一士之略。長短殊用,大小異宜。
——李延壽《北史》
上一篇:《劉義慶·支公好鶴》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晏嬰·晏子之御》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