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醫緩》注釋,意譯與解說
趙王之太子病,召醫緩①。醫緩至,曰:“病革②矣,非萬金之藥弗可。”問之。曰:“是必得代③之赭,荊之玉,岣嶁④之沙,禺同青蛉之空曾青⑤,昆侖之紫白英,合浦⑥之珠,蜀之犀,三韓⑦之寶龜,毉無閭之珣玗琪⑧,合汞鉛而煉之。一年而和,二年而成,三年而金粟生,則取而埋諸土中,又三年而服之,斯可以起矣。”淳于公⑨聞而笑之曰:“誠哉,所謂醫緩矣!”
——《郁離子·玄豹》
【注釋】
①緩:虛擬的醫生名。②革(ji):通“亟”,危急。③代:古國名,在今河北蔚縣東北。④岣嶁(gou lou):山名,衡山的主峰。⑤禺同青蛉:古地名。空曾青:煉丹用的藥物。⑥合浦:郡名,漢置。⑦三韓:漢時朝鮮南部有馬韓、辰韓、弁韓,故稱三韓。⑧毉無閭:一作醫無閭,山名。珣玗琪(xun yu qi):三者皆為玉類。⑨淳于公:人名,淳于為復姓。
【意譯】
趙王的太子生病,召請醫緩。醫緩到后說:“病情危急,要治好它非得到價值萬金的藥物不可。”問他用什么藥, 回答:“這一定要有代國的赭,楚國的美玉,岣嶁山的朱砂,禺同青蛉的空曾青,昆侖山的紫白英,合浦的珍珠,三韓的寶龜,毉無閭山的珣、玗、琪,合在一起加上汞、鉛去燒煉。一年融和,兩年成形,三年煉成金丹。將它埋進土中再過三年服用。這樣病情就可以好轉。”淳于公聽說后笑道: “確實是醫緩啊!”
【解說】
寓言中的醫緩確是名符其實。按照他的藥方和治療程序,趙太子無疑是沒救了。“遠水救不了近火”,醫緩面對的是“近火”,可他卻要去擔“遠水”,“火”能撲滅么?醫緩愈是沉著愈是津津樂道于他的治療方案,也就愈見他不識時務,寓言的諷刺意味也就隨著醫緩的緩緩道來而產生。醫緩有沒有醫道?從他的治療方案看,是多少有一點的。但他在給趙太子開處方時自己也犯著“毛病”:一是書生氣足,只知道做理論上的推敲,而不考慮是否切實可行;二是不知道具體情況需作具體處理, 趙太子是要掛“急診”而不是看“慢性病”。盡管治療方案看上去十分周密,其實只是空談。醫緩的這些毛病,主要病根是思想方法問題,他如果能讀點哲學,毛病就可以治愈。不知道他這樣做了沒有?
【相關名言】
過分相信自己的理論或設想的人,不僅不適于作出新發現,而且會做很壞的觀察。
——法國·貝爾納
終日抄藥方,而不能瘳一疾;終日寫路程,而不能行一步。徒如無益也。
——申涵光
上一篇:《尸佼·醫竘與張儀》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紀昀·醫者》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