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反裘負芻》注釋,意譯與解說
魏文侯②出游,見路人反裘而負芻。文侯曰:“胡為反裘而負芻?”對曰:“臣愛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盡而毛無所恃③耶?”
——《新序·雜事第二》
【注釋】
①裘:皮衣。芻:喂牲口的草。②魏文侯:名斯,戰國時魏國國君。③恃: 依靠, 憑借。
【意譯】
有一天,魏文侯外出巡游,看見路上有一個人反穿著皮衣,背著一捆草。魏文侯就問他說:“你為什么要反穿著皮襖背草呢?”那人回答說:“我愛惜皮上的毛。”魏文侯提醒他說:“你難道不知道皮磨壞了毛也就沒有地方依存了嗎?”
【解說】
毛是附在皮上的。“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而路人并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反穿著皮衣背柴草,只知“愛其毛”,而不知愛其皮,這是本末倒置,結果將是皮毛俱損。這個故事說明了:如果事物失其根本,將處于無所著落之境。現在人們常用這個故事來說明個人與集體的關系。集體利益是“皮”,個人利益是“毛”,個人利益必須建立在集體利益之上,沒有集體利益,也就根本不會有個人利益。
【相關名言】
皮之不存, 毛將安傅?
——虢射
上一篇:《莊周·厲人生子》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馮夢龍·口腳爭》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