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澳寓言·普羅米修斯》寓言賞析
關于普羅米修斯的傳奇有四則:
第一則: 因為背叛了眾神對人類的秘密,他被鉗鎖在高加索山的一塊巨巖上,神使鷲鷹去啄食他的肝臟,他的肝臟會永久性地再重生。
第二則:普羅米修斯因為受到那慘酷的鳥啄所帶來的痛苦的刺激,迫使自己嵌入巖石里愈來愈深,終至于變成群巖中的一塊巖石。
第三則: 數千年歲月的流逝, 他的叛逆已經被遺忘。眾神遺忘, 鷲鷹遺忘,他自己也遺忘。
第四則: 每一個人對這樁毫無意義的事件漸漸感到厭煩。眾神厭煩,鷲鷹厭煩,那創口疲倦地合攏。
那塊無可解釋的巨巖仍然存在——這個傳奇仍在企圖闡釋那不可闡釋的。這個傳奇的出現有它的事實根據,然而,到頭來它終于不可解釋。
——《卡夫卡寓言與格言》(張伯權譯,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嚴格地說,這不是一篇傳統寓言,而是對四則以同一個人物即以普羅米修斯為中心的傳奇的闡釋。但它卻具有寓言的意蘊。
讓我們暫且跳過四則傳奇, 先看看作者通過闡釋得出的結論: 傳奇以有事實根據為始, 以不可解釋為終。 寓言本來是要闡釋一個傳奇,但結論卻是無法闡釋。任何闡釋都是徒勞無功。 闡釋本是為了說明, 可結果卻是對傳說的否定。 因此, 我們又可以說, 這是一篇不是闡釋的闡釋。它要說明這么一個道理: 任何真理的產生都有自己的事實根據。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 根據消失了, 因此, 真理也變得無根無據, 變得無法解釋了。而且, 任何探索真理根據的努力, 也是既徒勞無功, 又令人感到乏味。 卡夫卡的這種看法, 不僅僅表現在這篇里, 在其它很多作品中(如《城堡》)也都有表現。人們感覺到有一種巨大的力量存在, 但卻無法弄清楚, 這究竟是一種什么力量, 這種力量賴以存在的基礎和根據是什么。
卡夫卡的語言因其過于簡潔,增加了后人理解的困難,但也并非無章可循。作者在列出四則傳奇后, 不加任何分析,未經任何過渡,直接就得出結論。這使讀者在閱讀時感到一下子難以接受。但讀者如果仔細推敲,就會發現四則傳奇的排列頗具匠心。
第一則實際上就是關于普羅米修斯傳奇的根據。普羅米修斯名聞人間,就是因為他背叛了眾神。
第二則實際上是普羅米修斯形象的消失。他不堪忍受痛苦,化為巖石,一個神的形象變成了巖石。
第三則實際上是普羅米修斯叛逆精神的消失。 歲月的流逝, 普羅米修斯的叛逆精神被遺忘了。
第四則寫這種被遺忘的形象和精神在人們的眼中變得毫無意義。 人們懶得去探索事實或者說真理的根由, 于是導致了前面所述的結論。
這種排列具有嚴密的邏輯。巧妙的安排意在說明原本是有事實根據的真理是如何變成不可解釋的這么一個過程:根據——形象消失——精神消失——無意義。無意義導致對探索根據感到厭煩。既然后人對探索感到厭倦,那么一切探索就變得毫無意義, 于是真理的根據永遠得不到解釋。有根有據的真理變得無法解釋。不僅是無法解釋, 而且由于根據不存在了,任何解釋也都是徒勞的了。這就是卡夫卡結論的水到渠成之妙。
上一篇:《中國寓言·晚歸的蜂》寓言賞析
下一篇:《中國寓言·曲高和寡》寓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