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非寓言·愚人食鹽》寓言賞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鹽。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少有尚爾,況復多也?”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食已口爽,返為其患。
——佛經寓言(《百喻經》)
這篇寓言所諷刺的愚人,不懂得炒菜放鹽,應該適度,以為鹽放得越多越好吃,所以鬧出專門吃鹽的笑話。
這篇寓言的淺層寓意是:做任何事情,不可過分,要適當,這就是中國古話所說的:“過猶不及”。
這篇寓言還包含深層的哲學寓意,即事物無不在一定的條件下向其對立面轉化。炒菜放鹽適當,味道可口;放鹽過多,則“鹽美”就向其對立面轉化而變為“鹽患”,使人口爽(口味敗壞)。放鹽過多,就是使鹽味轉化的條件。
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來說明深刻的道理,是這篇寓言的特色。炒菜放鹽,是人們常做的事,用這件事來說明辯證法思想, 由于人們有親身體會,所以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這篇寓言在藝術表現上,可說是“深入淺出”的。
上一篇:《亞非寓言·愚人積乳》寓言賞析
下一篇:《中國寓言·愿換手指》寓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