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名作《劉心武·立體交叉橋》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作者簡介 劉心武,1942年6月4日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50年隨父母到北京。讀中學時即開始向報刊投寄散文、小說、雜文、評論等,曾用筆名 “劉瀏”。1958至1966年,在《北京晚報》、《人民日報》、《讀書》等報刊上發表約70篇文章。195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送給媽媽的禮物》。1961年從北京師范專科學校畢業,分配到北京第十三中學(原輔仁中學)當語文教員,擔任過10年班主任?!拔母铩遍_始后停筆數年,1972年重新開始創作。1976年調到北京出版社當編輯,創作思想逐步解放,寫作技巧日漸成熟。1977年11月在《人民文學》上發表的短篇小說《班主任》,因為深刻地揭露了極左思想對青少年精神的毒害,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此后創作日豐,《愛情的位置》、《醒來吧,弟弟》等短篇小說和《班主任》被譯成英、法、日等多種外國文字。1979年9月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出席第四次文代會,被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理事。1980年到北京市文聯當專業作家。1981年發表中篇小說《立體交叉橋》,引起熱烈討論。1984年出版的長篇小說《鐘鼓樓》,獲全國第二屆茅盾文學獎。1986年調任《人民文學》常務副主編,1987年至1990年3月任主編?,F為中國作家協會專業作家。
內容概要 故事發生在1980年秋天的一個周末。侯銳走到東單和長安街交叉的十字路口,站在路邊的鐵欄前點燃一支煙,看路上喧囂的景象。他在北京遠郊一所公社中學當語文老師,工作16年了還沒調回城里。每次周末回來下了公共汽車走到這里,他都要停下來看看,希望發現立體交叉橋開工的征兆。他家住在附近一條胡同里,三代六口人擠在一間從當中隔開的16平方米的平房里。他早就聽說這個十字路口要建立交橋,那樣的話這一片的居民房要拆遷,他們家就可以改善住房條件了。他盼望立交橋動工,但總是失望。有人在后面拍他的肩膀,轉臉一看是大學同學葛佑漢。此人當年考試經常不及格,畢業后不會講課,卻假借患腎炎病休,奔走于各換房站,乘人之危,牽線搭橋,給自己搞了一套大三居室住房。而他們同班同學蔡伯都成了出名的劇作家,組織上才照顧一個兩間的小單元。想起這些不公平侯銳滿心煩惱。告別葛佑漢回到擁擠不堪的家,他看到弟弟侯勇坐在迎門的大床上。侯勇1967年到山西插隊,后來在當地當了工人,一直想調回北京。他想以父母身邊無子女為理由往回調,但哥哥一家和父母住一起,妹妹侯瑩26了還沒找上對象,也住在家里。所以他視哥哥妹妹為眼中釘。這次他是坐飛機從山西來北京辦事的,但見了哥哥沒有一點好臉色,罵家里是“狗窩”,罵侯銳沒有本事搞房子,結了婚還賴在家里。他嫌洗臉盆里的水臟,端起來就往門外潑,潑了從門前走過的鄰居二壯一身。和哥哥無話可說,他徑自進了里屋。里屋鋪了一張鐵架雙人床,床腿被高高墊起,床下也鋪著被褥。平時父母睡大床,妹妹侯瑩睡床下。侯瑩今天要上夜班,正躺在大床上睡覺。侯勇看到妹妹酣睡的樣子,又煩又怒,伸手把妹妹提了起來:“還睡!死豬似的!”侯瑩找對象屢次失敗,已經有些神經質了。院里憨厚樸實的二壯喜歡她,她對二壯也有意思,二壯的爹還來提過親。但父母總想攀高枝,讓女兒找個高干或教授的兒子,自己臉上有光。二壯只是修房隊的一個工人,市民家庭出身,一家六口人擠兩小間房子,當然不被他們放在眼里。現在侯瑩正做著二壯的夢,突然被人叫罵著拖起來,尖叫一聲哭著跑出里屋,鉆到外屋的大桌子下面,幾乎瘋了。侯銳忍無可忍,沖進里屋和弟弟扭在一起。面對可憐的妹妹侯勇良心有所發現,他記起童年時代和妹妹一起鉆在這張桌子下面做游戲。晚上7點半,蔡伯都來到侯家。站在院子里的二壯知道蔡伯都多半又是來給侯瑩介紹對象的。他沒猜錯,蔡伯都這次給侯瑩介紹的是一位44歲的編輯。那個人剛平反,有房也有錢??吹酱虬绲闷亮恋暮瞵摫徊滩紟С鋈ィ延治謶嵟S腥私o侯勇打電話來。公用電話在二壯的小屋里,侯勇接完電話悶悶不樂地和二壯坐了一會兒。打電話來的是葛佑漢,他正幫侯勇辦調回北京的事,提了個“三角互助”的方案,自己想借機調到一個好單位去。侯勇回到自己家,屋里已經擠滿了人。為歡迎他回來,桌上擺著幾樣酒菜。父親侯勤豐正和哥哥對酌,侄女小琳瑯正玩一個破舊的塑料娃娃,嫂子白樹芬正和媽媽興奮地在一邊談立體交叉橋。侯勤豐聽說女兒去相對象,男方又是大編輯,高興地不得了。見了二兒子他滿面帶笑,像對待貴客一樣讓座讓菜。但侯勇看到擁擠的一屋人早就煩了,勉強喝了一口酒就出門去找葛佑漢。嫂子急忙喊住他,問他幾點回來。因為這牽扯到夜里六個人(還不算上夜班的侯瑩)如何在這從中隔開的一間屋里睡覺。公媳之間、叔嫂之間都要回避,誰睡里屋?誰睡外屋?侯勇自恃娶了一個高干女兒(雖然岳父家的人很看不起他),在家里從來都是稱王稱霸。今天一回家就滿心是氣,現在終于對白樹芬大發雷霆,還趕白樹芬滾。一家人鬧成一團糟。愛面子的侯勤豐不勝悲哀,忙說自己今夜去單位值夜班,外屋給侯勇一個人留著。侯勇出門去了,父親急急忙忙去單位了。侯銳悶悶不樂到街上轉悠了很久,回到家里時妹妹侯瑩已經回來,從妹妹臉上的笑容他知道妹妹對那個編輯很滿意。沒想到一會兒蔡伯都就打來了電話,說那個編輯看不上比自己小17歲的侯瑩,因為侯瑩文學修養差,連香港在哪里都不知道。滿懷希望的侯瑩經受不住這樣的打擊,嚎啕大哭,又鉆到那個大桌子底下。白樹芬拉她出來,她抬手就打,誰也無法阻攔。這時二壯沖了進來,用他做木工活的有力的大手抓住拚命掙扎的侯瑩。侯瑩被制服了,睜眼看到抓住她的是二壯,淚如泉涌,倒在二壯身上。二壯把她抱到床上,等她安靜下來,就回自己家去了。二壯剛走,去見葛佑漢的侯勇就回到家里。葛佑漢給他出的主意是:把侯銳一家三口的戶口先遷出去,再讓醫院開一張侯瑩精神不正常的證明,這樣他就可以以父母身邊無子女為理由調回北京。現在見妹妹真的瘋了,侯勇感到很慶幸,同時又非常難過。他堅持要把侯瑩送安定門精神病院,而白樹芬認為妹妹只是一般的神經質,一進精神病院往后很難抬頭,更找不上對象了,因此反對送醫院。侯勇卻說:“你姓白的不要管我們侯家的事”,然后去敲二壯的門,打電話叫出租車。二壯自告奮勇,蹬三輪車送侯瑩去醫院。10點過后,二壯的三輪車在街上飛奔,侯瑩蓋著被子躺在車上,母親傷心地坐在旁邊。侯銳和侯勇騎自行車在后面跟著。侯瑩看著夜晚美麗的星空,感覺到自己身前有二壯結實可靠的脊背和熱烈跳動的心。她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平靜、這樣清醒,她第一次認識到幸福并不遙遠,甜甜地笑了……
作品鑒賞 雖然在創作《立體交叉橋》之前劉心武就以《班主任》等短篇小說廣為人知,但他作為優秀、成熟的小說家出現,應當說是從《立體交叉橋》開始的。《班主任》等作品主要是以思想的敏銳振聾發聵,但其思想大于形象及至概念化、主題先行等藝術上的不足之處顯而易見。而《立體交叉橋》,則以其濃郁的生活氣息、對人物心靈深入細致的描繪、豐富的思想意蘊,展示出獨特的魅力。這篇小說是以住房緊張為中心來展示北京普通人的生活面貌,描繪市井社會的眾生相的。侯家三代人擠在一間從當中隔開的平房里,因此發生了一系列的矛盾沖突。侯銳這個安分守己的中學教師沒有能力調回城里,沒有能力搞到房子,和父母擠在一起,因此只有受弟弟的白眼和奚落,只有可憐巴巴地盼著立交橋動工;侯勇雖然和家在北京、有四室一廳住房的高干女兒結了婚,但并不被小舅子、小姨子們看得起,還得回到父母窄小的家中來爭地盤、鬧矛盾。侯家父母在高干親家那里開了眼界,才知道自己原來生活得如此可憐,于是盼望女兒也能和高干或教授的兒子結婚,一天一天等下去,幾乎把女兒弄成神經病。侯家作為普通市民是這樣為一點點生存空間而掙扎,蔡伯都那樣一個出名的劇作家,也只分到兩間房。而那個不學無術、寡廉鮮恥的市儈葛佑漢,卻住上了大三居室,生活條件比誰都好。小說在展示這些極富生活氣息的普通人生活圖景的時候,特別注重對人物心靈世界的刻畫。這在侯勇和二壯兩個形象的塑造方面尤其突出。在塑造侯勇這一形象的時候,小說著力表現他心靈中邪惡與良知的沖突。僅僅是靠乘人之危和高干女兒結了婚,他就自以為身價倍增,回到家里看誰都不順眼,訓哥哥,罵妹妹,對待拿他當貴客的父親也極不耐煩。但另一方面,在看到妹妹神經質地發出驚叫的一瞬間,他回憶起童年時代和可愛的小妹妹在桌子下面玩賣水的游戲,于是又傷感又慚愧,主動去拉躲在桌子下面的妹妹,承認自己錯了。父親給他夾帶魚的時候他厭煩地往旁邊一躲,帶魚掉到地上。父親看到兒子當了“將門貴婿”之后連家里的魚都嫌棄,不禁眼圈發紅、鼻子發酸。這時侯勇的良心又有所發現,掩飾說坐飛機反胃不想吃葷腥,并伸筷子去夾涼拌黃瓜。在塑造二壯這一形象的時候,小說主要是寫這個樸實、憨厚、健壯的普通市民青春的苦悶和他對侯瑩那真誠卻又不知如何表達的愛憐。在貧困、壓抑的生活中,他為了嘗嘗小轎車的滋味,曾經自己掏錢坐出租車??吹讲滩冀o侯瑩介紹對象,他只知道怒目而視。侯瑩找對象屢次失敗,他暗自得意。對市井生活的多側面展現,對人物心靈世界復雜性的揭示,使小說具有了豐富的思想蘊含,耐人尋味。雖然小說是以住房問題為題材,但它表現的主要不是住房問題,而是社會的落后與不公平、市民階層的價值觀念、知識分子的良心與苦悶、被壓抑被扭曲的人性、道德的墮落,等等。“立體交叉橋”所指的并非僅僅是北京市多見的那種多層的橋,它可以理解為不同的社會等級、人們心靈中不同層次的情感和道德體驗,等等。作者在小說中說:“立體交叉橋,……意味著給人們提供更多的空間,在人與人的關系上提供更多必要的回避機會,因而也就意味著撫慰、平息大量因空間壅塞而感到壓抑與痛苦的靈魂!”可見這是一篇寫社會、寫心靈的小說,住房是一種衡量人的尺度、一種構成人的因素。在藝術上,這篇小說值得注意的是它獨具匠心的構思和真實、細致的描寫。小說敘述的故事從黃昏侯銳在十字路口徘徊開始,至夜里10點多鐘幾個人送侯瑩去醫院結束。故事發生的地點以侯家那個擁擠的家為主。過去的許多往事被作者用這樣那樣的方式穿插進來。因此整篇小說場面集中,線索清晰而又內容豐富。無形中與戲劇創作的“三一律”相吻合。多種沖突集中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來表現,也有利于突出人物的性格。在敘述故事的過程中,作品很少夸張和刻意的修飾,直接的議論和抒情也不多,整個敘述是客觀、平靜而又細致的。對侯家那個擁擠不堪的家的描寫,幾近于舞臺說明。恰恰是這種看似平淡、漫不經心的敘述,使作品獲得了強烈的真實感,顯示了作家小說技巧的圓熟。
上一篇:《劉兆林·啊,索倫河谷的槍聲》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下一篇:《劉心武·鐘鼓樓》原文|主題|賞析|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