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名作《馬識途·清江壯歌》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作者簡介 馬識途,原名馬千禾。四川省忠縣石寶鄉人,生于1915年1月14日。1935年,“一二·九”運動期間,先后在上海、南京上中學、大學,并參加了學生運動。1937年,他在鄂豫皖邊區黨訓班進行學習,1938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并在武漢先后任漢口職工區委委員、鄂北特委委員、棗陽縣委書記等職。1939年,他被調到鄂西任鄂西特委書記。并從這個時期開始給《新華日報》等報刊寫稿,還和胡繩一起主辦《大眾報》。1941年,皖南事變之后,又調到重慶南方局工作。不久,到昆明西南聯大學習,組織學生運動。1945年,調到滇南工委,在昆明與張光年在一起辦文藝刊物。1946年,又調至成都任川康特委副書記。建國之后,曾歷任川西區黨委組織部副部長、四川省建設廳長、建委主任、中國科學院西南分院黨委書記、中共中央西南局宣傳部副部長、科委副主任等職。1959年,在《四川文藝》發表了短篇小說《老三姐》,此后,陸續在《人民文學》、《解放軍文藝》等刊發表短篇小說《找紅軍》、《接關系》、《小交通員》和《回來了》等等。此外還有諷刺小說《最有辦法的人》等。1960年,開始創作長篇小說《清江壯歌》,1966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發行才一個月,該篇小說就和作者一起遭到了厄運,小說被判“無期徒刑”,作者挨批判。1978年,《清江壯歌》重見天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再版。1977年創作《翠湖春曉》,1978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再版他的短篇集《找紅軍》。
內容概要 1960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一天,任遠乘火車經過華北大平原前往北京。他要尋找自己的女兒,目前已經有下落了,他到北京去,就是為了親自去認自己的骨肉。女兒剛滿月時,就隨任遠的妻子和戰友柳一清入獄了,19年前,柳一清犧牲,女兒下落不明。解放后,任遠踏遍千山萬水,尋找女兒。在這過程中,他又找到了烈士童云和章霞的女兒。童云的女兒誤以為任遠就是其生父,任遠也將錯認錯,收下了烈士的孤女。最終,通過公安部門,到底找到了親生女兒,她正在北京工學院就讀。到北京了,在學院里,父女相認,激動萬分,他的女兒,簡直與柳一清烈士一模一樣。任遠心潮起伏,在這初夏之夜,聽著徐徐風聲,對女兒講述了昔日那難忘的斗爭歷程。1940年冬季。奔流的清江岸邊,高聳的五峰山下,一戶姓伍的農民家中,就是地下黨特委的秘密機關。任遠和妻子就住在這里。任遠是特委副書記,柳一清是婦女部長。清早,柳一清在窗外掛上安全信號——一串紅辣椒,便出門了。臨走前,伍大嫂問:“你到哪里去?”柳一清說是為孩子辦滿月酒席,去買些菜。她來到清江農場,穿過一片掛滿紅桔子的樹林,走到一幢小木屋前。木屋的主人,地下黨員童云正在擺弄蜂箱。他們一起進了屋,童云的妻子章霞剛安哄睡剛滿周歲的女兒。他們迫切地問柳一清,章霞入黨的事是否批準了。柳一清點點頭,說是最終還要舉行宣誓儀式。接著,便與童云談起交通站的事。并問:“目前形勢緊張,你考慮過交通站的工作要做新的安排嗎?”童云卻不以為然,說陳醒民曾來過,認為形勢不是那么緊張,大可不必張惶失措。柳一清頓時生氣了,批評童云不該與陳醒民聯系,因為童云的關系已在柳一清這了。從童云家出來,質樸的章霞急切地說:“柳大姐,你早些來喲!”章霞早急著要入黨宣誓了。清江浪濤涌向崖石,蒼鷹在五峰山頂傲然飛翔,望著清江滔滔白浪,柳一清十分振奮。眼下,抗戰正是關鍵年頭,國民黨再次掀起反共高潮破壞抗戰。她真想即刻便奔向斗爭前線,像蒼鷹一般,去沖擊那團團烏云。回到家里時,女兒正在啼哭,她把奶頭塞到女兒嘴里。這時,任遠回來了。不久,特委書記賀國威,特委組織部長王東明也相繼來到。最后,擔任青年學生工作的陳醒民也來了。這些黨的干部,利用給任遠的女兒辦滿月酒席之機,秘密碰頭,召開特委會議。會上,賀國威傳達中共南方局指示,國民黨反共逆流高漲,地下黨組織要長期隱蔽,等待時機,目前工作就按這個精神進行。把城市中的組織進行疏散,并將進步青年轉移到安全地方去,他還讓陳醒民暫時撤到重慶。但陳醒民卻認為不必如此驚慌,他有個當神甫的哥哥做掩護,諒敵人不敢將他怎么樣。會后,陳醒民并沒急于撤走。而任遠則下鄉巡視工作。柳一清為安全起見,搬出伍大哥家,與賀國威假冒夫婦,搬到了新的住處,果然不出賀國威所料,敵人發現了陳醒民可疑,并通過他當神甫的哥哥指點,將陳逮捕。陳醒民在敵人的威逼拷打下,叛變自首了。由于叛徒出賣,童云、賀國威、柳一清也相繼被捕。任遠、王東明想方設法,準備組織農民武裝,營救戰友。為了把消息傳達給獄中同志,章霞故意在監獄門外貼標語,這樣,她也被捕入獄了。在獄中,敵人對賀國威、柳一清等人威逼利誘、野蠻拷打,都未使他們屈服。反而,賀國威、柳一清等人,竟在獄中團結一批進步青年,同敵人進行斗爭,把監獄變成了“革命大學”,使入獄的青年,更加堅信了只有共產黨才是中國人民的大救星。敵人氣急敗壞,竟以槍殺柳一清那正在吃奶的嬰兒,來威逼柳一清自首,柳一清堅強地昂起頭,在這個堅強的女共產黨員面前,敵人再也沒什么辦法了。于是,敵人又把賀國威的父親從漢口帶來,妄圖讓老人勸兒子叛變。面對辛苦了一生的父親,賀國威曉以大義,望著威武不屈深明大義的兒子,老人激動了。從此,老人居然為獄中獄外的黨組織傳送起情報來,在兒子的教育下,他也參加了革命工作。敵人出于無奈,只好派特務打入獄中,冒充難友,妄圖摧毀賀國威等人建立起的獄中黨組織。但敵人的陰謀暴露了,打入獄中的特務被童云打死,瘋狂的敵人槍斃了童云。失去了丈夫的章霞化悲痛為力量,在獄中,進行了入黨宣誓。她面對的黨旗,是柳一清那件浸透鮮血的襯衣,上面畫著鐮刀斧頭。敵人再也無計可施了,便將賀國威和柳一清押入秘牢,準備處決。這時,獄外的戰友劫獄了,他們救出了眾多難友,但由于賀國威等人被關在秘牢中,未能被救出。在劫獄時,章霞也被敵人打昏,未能逃走。次日早晨,敵人押著賀國威、柳一清和章霞走向刑場,黨的三個好兒女誓死如歸,高唱《清江壯歌》英勇赴刑場。敵人奪下柳一清懷中的女兒扔在路旁。一個農民在群眾遮掩下,抱起了英雄的后代,這個農民就是柳一清的老房東伍大哥。槍聲響處,三個烈士壯烈犧牲。清江的白浪咆哮著擊向岸石。碧空中,蒼鷹翱翔……任遠講述完了,這時,晨曦已透進窗來。1960年的“五·一”節到了。任遠父女走向天安門廣場,走向人民英雄紀念碑。這是一個晴朗的日子,風和日暖的五月天。
作品鑒賞 這是一部謳歌革命烈士的壯歌。書中再現了昔日斗爭歲月中,黨的地下工作者們在艱苦的環境中,堅信真理,堅信勝利,豪情滿懷地工作著。特別著重表現了賀國威、柳一清等共產黨員,在魔爪中大義凜然,威武不屈,英勇斗爭,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書中刻劃的黨員是無私無畏,敢于斗爭的。賀國威是一個老黨員,多次入過獄,同時,他又是敵人的老辣對手,敵人根本沒辦法從他身上榨取絲毫黨的機密。敵人曾許給他高官厚祿,但他卻視那些委任狀如草紙,不屑一顧。當年的共產主義者這高尚的品質,不屈的精神,該是何等的令人敬佩,他們的斗爭精神又是何等的可歌可泣!他不僅是一位斗士,同時,又是一個足智多謀的地下黨領導人。在獄中,他不斷識破敵人的一個又一個陰謀,并予以徹底揭露。而且,他善于利用機會,在獄中發動同志、教育同志。通過賀國威這個人物,我們可以對那個時代的共產黨人,有更深的了解。柳一清則是青年知識分子出身的女黨員。她熱愛革命,勇于斗爭。對同志,她容不得別人不相信上級領導,毫不留情地同錯誤現象做斗爭。見到童云違犯紀律,私自與陳醒民接觸,她就毫不客氣地提出批評,對于陳醒民身上的小資產階級意識,她更是不能容忍。她雖曾是個學生,但是入黨后,通過加深與廣大貧苦百姓接觸,在她身上,已看不到一點嬌氣。入獄后,她在賀國威的影響教育下,更加成熟了。不僅堅強勇敢,而且,也學會了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辦事也不再盲目偏激了。她是一個女性,又是一個母親,卻隨時隨地,準備為革命事業奉獻出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和親生的骨肉。此外,該篇小說還塑造了童云、章霞等革命者,他們身上,曾有這樣或那樣的弱點,但他們都能夠在敵人面前,經受住考驗,表現出堅貞勇敢的獻身精神,并在獄里的斗爭中不斷成熟。書中的另一個人物陳醒民,參加革命純屬投機,他的叛變,便在情理之中了。這篇小說可以說是一部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教材。然而,本書寫作于60年代,因此,也受到那個時代的影響。書中人物的刻畫過于概念化,人物形象比較呆板蒼白,不夠豐滿。故事情節也難免顯得粘滯,說教過多。
上一篇:《馬原·岡底斯的誘惑》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下一篇:《駱一禾·世界的血》原文|主題|賞析|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