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詩詞鑒賞《紅樓夢鑒賞辭典 人物形象鑒賞 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正冊 賈探春》
賈政的女兒,趙姨娘所生,與賈環為同胞姐弟,與元春、寶玉則是同父異母。在賈府四春中,她排行第三,故稱“三小姐”。在“金陵十二釵”中,她名列第四,是小說中一個十分重要的人物。作者刻畫這一形象所用的筆墨,僅次于黛玉、寶釵、鳳姐三人。由此也可見她在小說中的地位。
對于這樣一個重要人物,自然要引起《紅樓夢》研究者的興趣。有的贊美她的氣質,說她不庸俗,不纖弱,無脂粉氣;有的頌揚她的才華,夸獎她有膽有識,剛毅有為;也有的論定她是封建統治的忠誠擁護者,是個逆歷史潮流而動的人物……不同觀點和意見的爭辯,正說明了這是一個性格內涵異常豐富和復雜的人物。曹雪芹用他那支天才的藝術之筆,為我們塑造了又一個獨具風采的少女。
1. 一朵帶刺的“玫瑰花”
一提起探春,人們自然會想起她那“玫瑰花”的漂亮諢名。所謂“玫瑰花”,意思是雖然漂亮,但卻不好惹。就如小說所說的:“玫瑰花又紅又香,無人不愛的,只是刺戳手。”探春就正是這樣一朵帶刺戳手的“玫瑰花”。
我們第一次見到探春,是在黛玉初到榮國府的時候。當賈母吩咐“請姑娘們來。今日遠客才來,可以不必上學去了”時,只見三個奶媽并五六個丫環,簇擁著三個姐妹來了。其中第二個——
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
這就是被稱為“三姑娘”或“三小姐”的探春,雖然她留給我們的第一印象還比較淡薄,但她的漂亮脫俗不能不使我們刮目相看,起碼在賈氏三姐妹中是如此。
她的脫俗還表現在她的日常生活的愛好和趣味上。她愛那些“樸而不俗、直而不拙”的“輕巧玩意兒”,諸如“柳枝兒編的小籃子”、“整竹子根雕的香盒兒”、“膠泥垛的風爐兒”,每月攢下幾吊錢托寶玉出門時替她買些。這既屬于女孩子而又不同于一般女孩子的愛好,顯示了她樸實雅致的趣味。她還“素喜闊朗”,深愛大葉舒展的芭蕉,屋子里的擺設也都偏“大”: 大桌子、大花瓶、大掛圖……正像她居處題名“秋爽齋”、她本人自號“秋爽居士”一樣,這個少女有著如秋空一般高朗開闊的情懷。
她還有著詩人的雅興和才華。姐妹們結詩社就是她率先倡議的,寶玉看了,不覺喜得拍手笑道:“倒是三妹妹的高雅。”她的文才也不錯,那封寫給寶玉倡議建詩社的信寫得多好!“孰謂蓮社之雄才,獨許須眉;直以東山之雅會,讓余脂粉。若蒙棹雪而來,娣則掃花以待”,不僅表現了和男子一爭短長的雄心,而且用詞典雅,表現了較高的文學修養。和同回賈蕓自稱“不肖男”寫給寶玉的帖相比,不啻有天壤之別。她的詩才雖比不上黛、釵,但遠要高過迎、惜,在姐妹們的賽詩會上也能占一席之地。無論是她的海棠詩、詠菊詩還是那半首柳絮詞,雖未能奪魁,卻頗有情韻。所有這一切,都是這朵“玫瑰花”“又紅又香”、招人喜愛的地方。
可玫瑰花雖然好看,卻“刺戳手”。這位三姑娘既不像二姑娘那樣好性兒,也不像四姑娘那樣萬事不管,她潑辣、好強、厲害,連最有威勢的鳳姐,“在這些大姑子小姑子里頭,也就只單畏她五分”。
探春的潑辣、好強和厲害突出地表現在第五十五、五十六回的“理家”上。當時因為鳳姐小產病倒,王夫人便將家中瑣碎之事,“命探春合同李紈裁處”。后又特請了寶釵來,成了有名的“三駕馬車”制。開始眾人心中暗喜,以為李紈素日原是個厚道多恩無罰的,自然比鳳姐好搪塞。后“便添了一個探春,也都想著不過是個未出閨閣的青年小姐,且素日也最平和恬淡,因此都不在意,比鳳姐兒前更懈怠了許多。只三四日后,幾件事過手,漸覺探春精細處不讓鳳姐”。更有甚者,她找了“幾件利害事與有體面的人開例作法子,鎮壓與眾人作榜樣”: 她先是戳穿吳新登老婆的存心刁難,狠殺了這個女人的鋒芒;接著又在她舅舅趙國基的喪事上不肯徇私違例,多開賞銀,處理得鐵面無私;然后她又蠲免了寶玉、賈環、賈蘭每日浮支的銀子和姑娘們每月的脂粉費……這一連串措施,不僅使眾媳婦們嚇得“伸舌頭”,從此“安分回事,不敢如先前輕慢疏忽了”,而且連平兒也“不敢以往日喜樂之時相待,只一邊垂手默侍”。難怪鳳姐聽平兒細細說后連用四個“好”字稱贊她:“好,好,好,好個三姑娘!”
探春的潑辣厲害在以后數回也有集中表現。第七十三回迎春奶媽的兒媳王住兒家的為婆婆的盜物聚賭事,把懦弱的迎春纏得不可開交,探春一來,就把這媳婦“轄治”住了。第七十四回抄檢大觀園,當抄至探春院內時,她早命眾丫環“秉燭開門而待”,而且言辭鋒利,連鳳姐也不得不退避三舍。她先冷笑道:
“我們的丫頭自然都是些賊,我就是頭一個窩主。既如此,先來搜我的箱柜,她們所有偷了來的都交給我藏著呢。”
當鳳姐陪笑道“我不過是奉太太的命來,妹妹別錯怪我。何必生氣”時,探春又繼續咄咄逼人地說道:
“我原比眾人歹毒,凡丫頭所有的東西我都知道,都在我這里間收著,一針一線她們也沒的收藏,要搜所以只來搜我。你們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說我違背了太太,該怎么處治,我去自領?!?br>
在這個少女的威嚴下,鳳姐等人未敢細搜,便欲起身告辭。但這時有一個叫王善保家的——她是挑起這場風波的煽風點火者,自恃是邢夫人陪房,竟然趁勢作臉:
越眾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嘻嘻笑道:“連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沒有什么?!兵P姐見她這樣,忙說:“媽媽走罷,別瘋瘋顛顛的。”一語未了,只聽“拍”的一聲,王家的臉上早著了探春一掌。探春登時大怒,指著王家的問道:“你是什么東西,敢來拉扯我的衣裳!我不過看著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年紀,叫你一聲媽媽。你就狗仗人勢,天天作耗,專管生事。如今越性了不得了。你打諒我是同你們姑娘那樣好性兒,由著你們欺負她,就錯了主意!你搜撿東西我不惱,你不該拿我取笑!”
面對著這種放肆的帶侮辱性的搜身,探春的這一巴掌打得實在令人痛快。這一巴掌對于探春來說,既是為了維護她少女的尊嚴,同時也是為了維護她作為主子的尊嚴。巴掌雖打在一個不識相的奴才身上,但它代表了所有的大觀園女兒對抄檢這一野蠻事件的不平和抗議。因而兩百多年來,這一巴掌的清脆聲音一直回響在《紅樓夢》讀者的耳邊。
英國偉大的戲劇家莎士比亞在其名作《哈姆萊特》中曾借劇中人說過這樣一句名言:“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边@里,我們不禁要從內心發出歡呼: 勇哉,探春!你的名字叫剛強。
2. 精明的才干,過人的膽識
“才自精明志自高”,在《紅樓夢》中,探春尤其以才干精明而著稱。兩百多年來,眾多的《紅樓夢》研究者和愛好者雖然對這位三小姐有著不同的看法,但對她的精明才干卻是從無異議的。
探春的才干不像寶釵、黛玉那樣主要表現在詩詞和學問上——雖然她在這些方面也并不差,只是比釵、黛二人要遜色;而是表現在實際的管理能力上——在這方面,釵、黛二人遠不能同她相比。
精明的才干和她過人的膽識密切相關。探春是大觀園中首屈一指的有才干、有膽識的少女,她不僅有著一副可以挑得起重擔的雙肩,而且還有著一雙明于察物的眼睛。無論是在平時還是關鍵時刻,她都有著相當精細的察人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在賈母領著眾人到清虛觀燒香的時候,張道士送給寶玉一只金麒麟。賈母因想起,“這件東西好象我看見誰家的孩子也帶著這么一個的。”寶釵笑道:“史大妹妹有一個,比這個小些。”寶玉感嘆自己粗心大意,史湘云在家里住這么久竟沒看見。這時,探春在旁冒出了這么一句話:
“寶姐姐有心,不管什么她都記得?!?br>
這雖是一句普通的日常談話,卻不禁使我們感到這個少女察人的精細?!坝行摹保恰安赜奘刈尽钡难氣O的內在表現。難怪黛玉緊接著冷笑說:“她在別的上還有限,惟有這些人帶的東西上越發留心。”黛玉的話未免尖酸刻薄,而相比之下探春的話雖然精細,卻不尖刻。這是探春的精細處不讓黛玉,但又不像黛玉好使小性兒的地方。
探春的膽識和才干在有些關鍵場合表現得更為充分。第四十六回寫賈赦無恥地逼迫鴛鴦為妾,鴛鴦無路可走,只能跪在賈母面前一面哭訴,一面表示了寧死不從的決心。賈母聽了,氣的渾身亂戰,口內只說:“我通共剩了這么一個可靠的人,他們還要來算計!”并因此怒及王夫人,責備得王夫人“不敢還一言”。這時,薛姨媽是親姊妹,自然也不好辯的;寶釵也不便為姨母辯;李紈、鳳姐、寶玉一概不敢辯;這正用著女孩兒之時,迎春老實,惜春小,而這時正在窗外的探春卻突然走了進來:
陪笑向賈母道:“這事與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要收屋里的人,小嬸子如何知道?便知道,也推不知道。”
果然,這幾句簡捷明理的話,立即就使賈母氣消怒散,覺得自己“老糊涂”了,頓時大伙兒又從剛才的沉悶和窒息中解脫了出來,恢復了往常的歡暢談笑。這件事雖不算太大,但使探春的才識和應變能力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毫無疑義,探春的過人才干和膽識突出表現在理家和抄檢這兩件大事上。“敏探春興利除宿弊”,在她以潑辣和厲害樹立了威信以后,她就以自己的聰敏能干,想出了一個大觀園“承包”的計劃:
在園子里所有的老媽媽中,揀出幾個本分老誠能知園圃的事,派準她們收拾料理,也不必要她們交租納稅,只問她們一年可以孝敬些什么。一則園子有專定之人修理,花木自有一年好似一年的,也不用臨時忙亂;二則也不至作踐,白辜負了東西;三則老媽媽們也可借此小補,不枉年日在園子辛苦;四則亦可以省了這些花兒匠山子匠打掃人等的工費。
這個“承包”計劃不僅可行,而且確為“興利除宿弊”的善舉,難怪寶釵聽如此說一則,便點一回頭,說完,笑道:“善哉,三年之內無饑饉矣!”李紈也夸獎:“好主意,這果一行,太太必喜歡?!北娙寺犃?,更是無不愿意,這個要竹林,那個要稻地。探春還想起每年歸賬竟別入外面賬房,只歸到里頭來。再加上寶釵“小惠全大體”的好主意,使這個“承包”計劃更加切實周全。探春曾驕傲地稱這是她的“新創”,確實,這項“新創”是她作為改革家的一項有益的嘗試。
在大觀園諸女兒中,探春還是對大家族所面臨的危機看得最透的一個人?!俺瓩z”一事,雖然很多姐妹都有不滿,但真正看到問題的實質和嚴重性的只有她一人:
你們別忙,自然連你們抄的日子有呢!你們今日早起不曾議論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們也漸漸的來了??芍@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里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涂地!
咱們倒是一家子親骨肉呢,一個個不象烏眼雞,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這些話沉痛而有見地,它突出地表現了三小姐敏銳的洞察力!在大觀園里,如果說黛玉最具有詩人的氣質,寶釵最具備淑女的風度,那么探春則最具有政治家的識見。
這個敢把朱夫子都“看虛”了的少女,常常感嘆自己“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業,那時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兒家,一句多話也沒有我亂說的”。確實,無論是膽識還是才干,她這個“脂粉”都不在“須眉”之下。她和鳳姐都屬于“脂粉隊里的英雄”,只是兩人的思想性格有所不同而已。
3. 怎樣看待探春和她生母的關系
在賈府偌大一個家族中,探春雖然以自己的精明才干和過人膽識取得了上下很多人的贊賞,但她有一個天生的缺憾,時時像沉重的磐石壓在她的心頭。這就是她的生母。
看過《紅樓夢》的青少年朋友也許會責問: 探春何以這樣沒有“母女之情”,竟連自己的生母也不認,而只認不是她生母的王夫人?
確實,這是一種畸形的母女關系。今天的青少年朋友也許不明白,母親會成為一個人的不幸,這正是不合理的封建制度所造成的。原來,探春的生母是“二老爺跟前的人”,即是賈政的小老婆。探春本人就是所謂的“庶出”。這在“妻妾不分則宗室亂,嫡庶無別則宗族亂”的封建宗法社會里,“庶出”無疑是卑賤和低微的同義語。鳳姐在欽佩她才干的同時,就曾為她惋惜:“只可惜她命薄,沒托生在太太(按,指王夫人)肚里?!辈⒏嬖V平兒:“你那里知道,雖然庶出一樣,女兒卻比不得男人,將來攀親時,如今有一種輕狂人,先要打聽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為庶出不要的?!庇纱丝梢姷帐^念在當時的影響之深。探春作為生活在這樣一個社會的少女,而且是自尊心極強的少女,她當然不能不受到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極力回避和掩飾自己庶出的身分。在母女關系上,她不認生母趙姨娘,而只認禮法上的母親王夫人;在兄妹關系上,她疏遠同胞兄弟賈環,而親近異母兄弟寶玉。尤其是當她被趙姨娘纏得不可開交時,竟說:“我拉扯誰?誰家姑娘們拉扯奴才了?”“誰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檢點(按,指王夫人之兄王子騰),那里又跑出一個舅舅來?”這里,她不僅不認生母趙姨娘和舅舅趙國基,而且把他們也當作“奴才”看了。雖然她這樣說夾雜著一種痛苦的偏激,但它確實表現了探春身上所存在著的強烈的嫡庶觀念,這一觀念嚴重扭曲了這個少女的感情心理,使她對自己的生母表現了一種不易為人諒解的冷漠和歧視。因此,從根本上說,探春和她生母的畸形關系并非是因她個人的寡情所致,而是由那個封建的嫡庶制度所造成的。我們可以不同意甚至責怪探春的某些言行,但扭曲她同生母關系的,是那個不合理的社會制度而非探春本人。
探春是庶出而非正出,這在封建大家族里已足夠使這個少女感到壓力了,更何況她的生母又偏偏是一個心地齷齪、上上下下都感到厭惡的女人,這無疑又在她自尊心的傷口上撒下了一撮鹽,使她更無法忍受痛苦和屈辱。
這個心術不正、被稱作“趙姨娘”的女人,且不說她如何暗中使壞,用魘魔法算計寶玉和鳳姐,單就她對待親生女兒和挑唆親生兒子鬧事的不尊重的樣子,就難以叫人敬伏。趙姨娘的兄弟死了,探春按慣例賞銀二十兩,趙姨娘立即雄赳赳吵上門來,言詞尖刻地罵探春“如今沒有長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揀高枝兒飛去了”,氣的探春臉白氣噎,抽抽咽咽哭個不停:“何苦來,誰不知道我是姨娘養的,必要過兩三個月尋出由頭來,徹底來翻騰一陣,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也不知誰給誰沒臉?”這種故意在女兒傷口上撒鹽、給女兒沒臉的行為,完全沒有一個母親對親生女兒的慈愛和體貼,并直接或間接地破壞了女兒好不容易才艱難建立起來的聲譽。
還有一次,趙姨娘又因為芳官拿了一包茉莉粉冒充薔薇硝送給賈環,再加上一些人調唆作弄,便乘機生事,與芳官、荳官等大打出手,鬧得不可開交,大失體統。探春見了,只得嘆氣道:“這是什么大事,姨娘也太肯動氣了!”“那些小丫頭子們原是些頑意兒,喜歡呢,和她說說笑笑;不喜歡便可以不理她。便她不好了,也如同貓兒狗兒抓咬了一下子,可恕就恕,不恕時也只該叫了管家媳婦們去說給她去責罰,何苦自己不尊重,大吆小喝失了體統?!边@里,對那些小丫頭子的看法雖然表現了探春一貫的主子的尊嚴,但像趙姨娘這么大年紀做出來的事,實在不叫人敬伏。本就為庶出而苦惱的探春,又怎能不為這樣一個不自我尊重的生母而倍感痛苦呢?
因此,探春和她生母的關系,首先是被封建的嫡庶制度剝奪無幾;然后加上探春的自尊好強和趙姨娘的靈魂卑微,更徹底割斷了母女間那條天然的臍帶。自幼缺少母愛的探春,就是這樣倔強地挺立起來的。庶生女兒的地位,親生母親的無行,永遠如夢魘纏繞困惑著她的心靈。正因為此,她更渴望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和溫暖,如她自己所說的:“誰和我好,我就和誰好,什么偏的庶的,我也不知道。”也正因為此,我們更應理解探春的困難處境和復雜心理,這是我們正確認識探春性格矛盾的一個關鍵。
4. 探春的悲劇及其啟示
和《紅樓夢》里的大多數女兒一樣,探春也是個屬于“薄命司”里的悲劇性人物。小說第五回,通過賈寶玉神游太虛幻境的浪漫主義手法,向我們暗示了這一人物悲劇命運的圖畫,畫面上是:
兩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狀。
畫中也有四句題詩,后面兩句是:
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還有《紅樓夢》十二支曲之一的《分骨肉》:
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了,莫牽連。
從以上的詩畫和詞曲里,我們雖難以具體知道探春后來的遭遇,但可以想見,等待著她的,將是一個充滿眼淚、隨風飄零的人生結局??磥?,庶出的探春,將以遠嫁海隅來結束她的少女時代。
現在的后四十回續書雖也寫了探春遠嫁,但結果并不壞,最后還“服采鮮明”地隨了“統制大人”一起回京探親。同時,在續書里,這一人物形象也逐漸趨于模糊,不再像前八十回那樣血肉飽滿。這一切,應當說都是續書的不足。但續書終究寫了探春的遠嫁,大體上保持了悲劇的結局,這也是應予肯定的。
有著精明才干和過人膽識的探春,最終也只能以遠嫁了其一生。在那個時代,她的“立一番事業”的抱負永遠得不到施展的機會,她的才能和魄力也只能是無用的別名。因為“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誰讓她生在一個已到了“末世”的社會呢?
探春的悲劇,不只是庶出女兒的悲劇,而是時代和階級的悲劇。正出如元春,能干如鳳姐,其結果又如何呢?還不是一個個都是悲劇結局。等待著少女的下一個人生課題是出嫁,而在那個時代,出嫁給她們帶來的大多是痛苦和死亡,形形色色的痛苦和死亡。
像探春這樣一個才干過人的女孩子,如果生長在合理的社會里,她的才能就可以得到充分的發展,并做出許多有益于社會的事情。從這個意義上說,探春也許可以稱作是一個生不逢時的改革家。她的悲劇告訴我們: 任何個人,不管他有多大的本領和才華,但在一個即將滅亡的“末世”社會里,不可能有什么作為,更不可能挽回注定要衰亡的沒落階級的命運,一個女子就更是如此。
上一篇:紅樓夢《賈惜春》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
下一篇:紅樓夢《賈敬、賈赦和賈政》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