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官是《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五《錯調情賈母詈女,誤告狀孫郎得妻》中的男主人公。 “小官”并非他的名字,而是“小官人”的略稱,意即“小伙子”。
他生長在吳淞(今屬上海),姿容甚美,口齒伶俐。十七歲的年華,情竇已開,相好上了近鄰賈閏娘。閏娘恰好也是十七歲,長得姿貌出群,而且對孫小官也已有了幾分意思。閏娘父親已亡,沒有兄弟,故她常幫母親做些家務,不免在外面拋頭露面,也正好借此與小官打個照面。孫小官的行動則隨便得多,他不管有事無事,總設法從閏娘門前經過。兩人都在主動創造和盡量利用更多的機會來碰頭見面,遇到周圍無人,便趕緊說上幾句。這些舉止在注重媒妁之言、扼殺愛情自由的時代,帶有幾分挑戰性。
孫小官雖說也是“儒家子弟”,是個體面的“讀書之人”,但是,儒家那套禮義規范的講究,男女之欲的忌諱,似乎對他沒有產生什么約束。他的心靈既已萌動了愛情,就任縱其欲念的驅使,去大膽地追求身心的滿足,從而體現了與正統的“儒家子弟”迥然不同的生活態度和精神風尚。
一次,閏娘穿了件淡紅色褂子在窗前刺繡,孫小官前來與她談情。閏娘怕被母親發現,輕輕說了一句“青天白日,只管人面前來晃做甚么”,意思不過是讓他別如此明目張膽,要適當作一些克制。處于熱戀中的人,最容易點通靈犀,也極容易產生誤會。聽了閏娘的話,小官以為是姑娘給他的暗示,約他天黑后見面。于是晚上他前往賈門與閏娘相會,見一人正好也是穿的淡紅褂子,就攔腰將其抱住,結果卻是閏娘母親。他被臭罵了一頓, “一道煙跑了去”。雖然孫小官決不缺乏為愛情而冒險的勇氣,但是初次較為放膽的行動就遭致如此羞慘的結局,這不能不使他重新估量命運和自己的力量。
閏娘的母親是寡婦改嫁,這與“好女不嫁二夫”的封建信條是相違悖的,說明她在生活的一個階段里頗有生命意識,在遵循世俗規范和向往個人幸福之間,她正確地選擇了后者。照理她對女兒與孫小官的愛情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事實不然。她當天回到房中,不問青紅皂白,將閏娘嚴嚴厲厲訓斥了一夜。閏娘一氣之下,絕望地上吊了。見此,閏娘之母又把孫小官找來,虛心假意地說: “你若喜歡著我女兒,只消明對我說, 一絲為定,便可成事。何必做那鼠竊狗偷、沒道理的勾當?”說完請他到房中與“小女相會一會”。孫小官正在擔驚受怕,一聽此言,喜出望外,卻不知是圈套,興沖沖地進了房,才知閏娘已死。此時房門已被牢牢鎖上,他即使插翅也難飛走,只好眼睜睜等著閏娘母親到衙門投狀,告他將其女兒“因奸致死”。天真幼稚、未經世事的孫小官又一次敗在閏娘母親的手里。
他從來沒有如此長久、不受干擾地與閏娘單獨相處在一間房里,這是他以前夢寐以求的事情,可是,此刻他感到又慌又怕,感到哀傷,因為心愛的人兒已經斷氣。他原先對自己未來生活的設計,是與一個活潑潑的閏娘相親相愛,結為夫妻,一起享受人間的歡樂。而現在一切前程都已經斷送,化為烏有。他十分清楚等待他的處置將會是十分殘酷,因而在頭腦里非常自然地閃過了死亡的陰影。但是,孫小官是一個真有情義的人,所以他此刻想的最多的是閏娘對他的一片“好情”,認為閏娘“今卻為我而死,我免不得一死償他”。他為感戴閏娘“好情”而死,沒有怨言。然而他又覺得命運對他們太不公正,他與閏娘還處在悄悄相愛階段,甚至連一句親熱的話也沒有自自在在地談過,卻要他們付出如此巨大而沉重的代價!這樣一想,他又為他們的不幸“傷心大哭”起來。
說來也巧,閏娘上吊不久,就被母親松了汗巾,孫小官傷感之間,分明看到閏娘“顏面如生”,宛然似“美女獨眠”。孫小官開始激動起來,生理欲念驟然增強,起先的懼怕和哀感悄然消退。奇跡出現了,閏娘在小官的愛撫下居然真的起死還生,走出了地獄。作者如此安排作品人物的命運,并非僅僅出于故事結構的需要,其更深的用意,則在于通過戰勝死神,來宣揚愛情和人欲的神奇力量。孫小官的形象就是這種力量的代表。所以當他在做愛撫未活過來的閏娘的舉動時,并沒有引起人們的丑惡感和犯罪的聯想。
閏娘母親到衙門告狀并不順利,先是受到縣官懷疑,接著公差“不肯起身,藤纏著要錢”。那邊還在慢慢磨蹭拖延,這邊孫小官和賈閏娘倒已做了二三日夫妻。兩人白天相幫燒飯做菜,晚上“一床一臥”,情意綿綿,好似已經建立了自己安樂的小家庭,只求閏娘母親“住在外邊過了年回來”,別來打攪。
孫小官不僅充滿愛的熱情,敢于大膽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且,他也有足夠的智慧來保護自己和閏娘不可想象、然而已經變成現實的結合。閏娘顧慮母親回來后,更不會原諒她和小官,所以開始時還心懷憂慮。小官不然,他已經想好為自己和閏娘的行為作辯護的充足理由,胸有成竹,顯得樂觀,對愛情道路上的一切障礙都藐而視之。在隨后而來的與閏娘母親的對陣中,孫小官處處占據上風,所向披靡,而閏娘母親則辭窮理虧,節節敗退。先是閏娘母親領公差回家,一見小官與女兒并肩而坐,笑語聲聲,已是滅了自己的威風。小官卻以勝利者的姿態向她宣稱:閏娘“是我的了”。后來對簿公堂,孫小官的自我辯護之詞,合情合理,無懈可擊。縣官聽后,也不由得“笑將起來”,作主讓孫小官和賈閏娘結為夫妻。愛情終于贏得了完全勝利。
在晚明文學中,形成了一股沖蕩理學、叛逆傳統的進步思潮,出現了一批無視社會的陳規陋矩、勇敢大膽追求個人幸福(特別是愛情生活)的新的人物形象,這是區別于以往文學的一個顯著特點。孫小官正是這一新的文學形象群中別具光彩的一位,他如愿以償的喜劇式結局,反映了人們對個人成為愛情生活主宰的正常世俗生活的肯定和向往,是一種樂觀的時代精神的折射。
上一篇:《孫華》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
下一篇:《孫悟空》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