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拂,名張一,是明代張鳳翼根據唐人小說《虬髯客傳》創作的《紅拂記》傳奇中的女主角。她作為“風塵三俠”之一,與李靖、虬髯客一樣在我國古代文學的人物長廊里占有一席地位。
紅拂,原是隋朝大司空楊素府中的一個持拂歌女,姿容妙曼,歌喉宛轉,深得楊素的歡心。盡管紅拂插金披綺,享盡人間榮華富貴,卻感到無法排遣的煩惱苦悶,對“情耽書史,性好劍符”, “終日選伎征歌,隨行逐隊”的枯燥生活厭倦透了。在圍垣深禁,門衛森嚴的楊府里,紅拂深切地感受到一種生理上和精神上的郁悶。她嘆息道: “年光拖逗,空有煉石奇材,誤落裙釵后;魂斷西風不自由,心事縈索別樣愁。”不愿做楊素的掌上玩物而了此終身。她手中的紅拂,就是她寄托理想、尋覓意中人的信物。因此,紅拂棲身于楊府中不露聲色地耐心等待著。李靖的英雄本色、豪爽談吐、定邦安國的雄才大略深深地撥動了紅拂那顆不安分的心靈,勾牽起她那尋找喬木而棲的情絲。紅拂侍立在楊素身旁,看著侃侃而談的李靖,心中不禁贊美道: “看他言慷慨貌偉然,信翩翩美少年。”決定以身相許, “也不枉了我這只識英雄的俊眼兒。”她暗訪地址,當夜改扮戎裝,在月色朦朧中賺開大門,直奔李靖下榻的旅店,勇敢地與他結合了。紅拂與李靖的私奔,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男女悅合。他們是“人中龍虎,正好配人中龍虎”,是一種事業上志同道合的惺惺惜惺惺。紅拂能慧眼識拔李靖于風塵潦倒之中,具有巾幗英雄的過人膽略和果斷剛毅的氣概,因而歷來為文人所艷稱。
紅拂是機智的,也是冷靜的。她與李靖裝扮成進香的鄉村夫婦,往太原方向投奔劉文靜,途中宿息于靈石旅店。紅拂剛剛洗浴完畢,正坐在房內梳頭,李靖在外喂馬。這時,不拘小節、灑脫不群的虬髯客推門徑入,凝視著紅拂贊嘆道: “那多嬌,率地香云繞,一室容光耀!”這種無禮的戲弄口吻恰被走進房內的李靖聽到,大怒向前正要發作。紅拂急向李靖搖手示意,主動向前,迎接虬髯客: “官人萬福。官人上姓?”虬髯客答:“我姓張。”紅拂笑著說: “妾也姓張。合是兄妹。”她鎮定從容的態度,爽朗干脆的回答,立即贏得虬髯客的好感,也消弭了一場劍拔弩張的爭斗。三人重新見禮,結成生死之交。虬髯客指著紅拂問李靖: “何以致此異人?”對紅拂不拘形色、豪邁直率的女俠風格給予高度贊揚。后來虬髯客見太原王氣濃郁,李世民已成中興之勢,遂放棄逐鹿中原的念頭,轉而乘船入海,別尋建立基業的國度。臨行前,他把積聚多年的家貲盡數贈給李靖。這個豪舉與虬髯客對紅拂的賞識敬重是分不開的。
紅拂不僅“能鑒別追隨英豪”,而且深明大義,激勵夫君為了成就功名而割舍兒女情長。紅拂與李靖新婚燕爾,你敬我愛,居住在虬髯客賜送的院舍里,“蘭堂貴室堪居住,耕奴織婢堪驅使”,生活非常美滿。然而,紅拂卻不愿李靖眷念自己而消磨意志。她婉言勸告郎君: “你既有如此才藝,又遇著這般時節,況且張兄所贈貲財,足充館,豈可坐以待老!”李靖終于從溫柔情愛中站立起來,勇敢地踏上建功立業的征程。紅拂為什么如此急迫地催促夫君出山呢?原來她對當時隋末動亂的局勢有著透徹的了解,正如她向李靖分析的那樣: “你看四方鼎沸,群雄蜂起,若還不出展經綸,恐怕你置身無地。……試看龍虎紛爭日,豈是鴛鴦穩睡時?”真是擲地有聲的金石之言。紅拂被譽為“千古女俠”,不是指她有聶隱娘、紅線那樣飛墻走壁、劍術超群、千里之外取人首級如囊中取物般的武藝;也不是說她像杜十娘、敫桂英那樣烈性如火,有不幸福毋寧死的激烈舉動;而是針對紅拂審時度勢的精明、鑒賞人物的水平、幫助英雄成就事業的魄力而言。至于作為一個年少新婚、容貌俊美的女性, 《紅拂記》還寫出了她溫柔多情的一面。如紅拂送李靖出門,一程又一程、依依不舍,喁喁細語,反復叮嚀: “我欲言還止,轉教人心折臨歧,無奈燕西飛,更生憎影熒熒;伯勞東去,只怕蕭條繡戶,禁不住門掩梨花夜雨時,縱不然化做望夫石,也準免瘦了腰肢。”從而把紅拂形象寫得豐滿而真實。
與李靖相別后的紅拂生活情景的描寫,完全是張風翼的藝術想象和創造,在總體上看寫得不如前半部分,但其中渲染紅拂在隋末兵慌馬亂中的悲慘遭遇,還是很感人的。如紅拂在薛仁杲亂軍打破京城后,隨著難民們四處流浪,倍受顛沛流離之苦,后來巧遇楊府里的舊友陳美人,又勸其夫君徐德言投奔李世民幕下,還把自己與李靖的定情物——紅拂給徐德言作為引薦之用,并轉遞自己對夫君的思念之情。這個情節顯然是符合紅拂的一貫性格的。最后,紅拂終于與建立豐功偉業的李靖相聚團圓。
紅拂在原小說中只是作為“風塵三俠”之一,描寫比較簡略,并僅僅局限于愛情形象的塑造上。《紅拂記》把紅拂作為貫穿全劇的中心人物,突出了紅拂性格中的豪爽、理智和才識等方面的內容,從而賦予了這個風塵知己、亂世佳人形象的英雄主義氣質,使紅拂成為我國文學史上有獨特審美價值的女性形象。
上一篇:《紅拂(一)》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
下一篇:《紅玉》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