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葦蕭,是清代吳敬梓的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中的人物。
季葦蕭,名萑,葦蕭是其號,南直隸懷寧縣人。他曾考過懷寧縣的童生案首,后來又成了生員。父親是個武舉人,在家候選守備,不久卻去世了。季葦蕭相貌俊美,為人狡黠,自詡才子,喜說空話諛語,藉交游而糊口,表面看來風流高雅,其實浮薄庸俗。小說主要通過他在揚州和南京等地的活動勾畫了他的靈魂和性格。
季葦蕭的父親與安慶府向知府是文武同年,通過這層關系,季葦蕭就與向知府的總管王老爹結了親,成了王老爹的孫女婿。而其父與鹽運司荀玫也是文武同年,所以,季葦蕭在父親死后就專程趕到揚州投靠荀年伯,冀圖得到照顧尤其是經濟上的幫助。果然,荀年伯看在他亡父面上,送了他一百二十兩銀子,又要他在瓜洲管關稅。后來,季葦蕭還利用杜慎卿和荀玫的關系,到五河縣打著荀玫門生厲大尊的旗號,以查當鋪戥子太重為名,從杜慎卿表弟虞華軒和鹽商典當方老六那兒騙錢騙飯吃。由此看來,季葦蕭是很懂得利用關系的,眼光勢利,夤緣巴結,招搖撞騙;同時也表明拮據的生活已使他變得厚顏無恥了!
季葦蕭得到了荀年伯的資助便不安分起來,竟不顧老家早有妻子,又入贅于揚州五城巷引行公店隔壁的尤家。成親那天,尤家門口掛著彩子,三間敞廳里坐了一敞廳的客,正中書案上點著兩枝通紅的蠟燭,中間懸著一軸百子圖的畫,兩邊貼著朱箋紙的對聯,上寫道“清風明月常如此,才子佳人信有之”?;槎Y不失為熱鬧、體面,又帶著點才子佳人的高雅氣氛。而季葦蕭戴著新方巾,穿著銀紅綢直裰,又做起了新郎官。他老家妻子的姑丈人鮑廷璽不期而至,悄悄地問他: “你前面的姑奶奶不曾聽見怎的,你怎么又做這件事?”對季葦蕭的再娶感到奇怪??杉救斒捯稽c也不臉紅,反而沾沾自喜地指著對聯與鮑廷璽看,說道: “你不見‘才子佳人信有之’?我們風流人物,只要才子佳人會合,一房兩房,何足為奇?”儼然以風流才子自居,津津樂道于自己的風流韻事,輕薄之態溢于言表,真是恬不知恥,令人作嘔。故而作者在回目上大書“季葦蕭揚州入贅”,諷刺之意十分明顯。
恭維奉承,是季葦蕭的特長。他在揚州入贅的喜筵上,為姑丈人鮑廷璽介紹辛東之和金寓劉時說: “這位是辛東之先生,這位是金寓劉先生,二位是揚州大名士。作詩的從古也沒有這好的,又且書法絕妙,天下沒有第三個?!币豢诟”〔抛拥恼f話聲腔。不僅捧人捧到了極點,而且捧得多么乖巧。
季葦蕭頭腦敏捷,說話也機警幽默。他從新房出來,聽見朋友們在講“鹽呆子”——鹽商的故事,他便接口講了個順口溜,說道: “我近日聽見說,揚州是‘六精’,他轎里是坐的債精,抬轎的是牛精,跟轎的是屁精,看門的是謊精,家里藏著的是妖精,這里是‘五精’了。而今時作,這些鹽商頭上戴的是方巾,中間定是一個水晶結子,合起來是‘六精’”。按例說,方巾為讀書人所戴,水晶結子為五品官帽上所系,鹽商為了附庸風雅和表示尊貴,打扮得不倫不類。季葦蕭把他列入“六精”,挖苦得可謂刻薄卻又的確,故而逗得大家一齊笑了。
季葦蕭嘴上大話連篇,實際只是一個空心大老官。鮑廷璽遠道到揚州投奔他,跟他說沒盤纏回南京。他很慷慨地說:“這個容易,我如今送幾錢銀子與姑爺做盤纏?!弊焐险f容易,卻只支助了五錢銀子,并叫鮑廷璽帶一封書信給與他一路出來但滯留在南京的朋友季恬逸,告訴他“南京這地方是可以餓的死人的,萬不可久住”,勸他回去,然而也未給予經濟上的絲毫支助,顯得極其刻薄。
季葦蕭從揚州來到了南京,寓在承恩寺。整日與一批名士混在一起,騙飯吃。而他與風流才子、富貴公子杜慎卿的相交,則使他扮演了一個食客或幫閑的角色。
當別人向季葦蕭介紹杜慎卿時,季葦蕭驚道: “就是去歲宗師考取貴府二十七州縣的詩賦首卷杜先生?小弟渴想久了,今日才得見面?!彪S即倒身拜下去。他的乖覺和勢利,使他的表情和舉動顯得異常的夸張卻又十分的自然。然后,他又阿諛奉承起杜慎卿來,說道: “小弟雖年少,浪游江湖,閱人多矣。從不曾見先生珠輝玉映,真乃天上仙班。今對著先生,小弟也是神仙中人了。”奉承得真有水平,抬高了別人,也不貶低自己。杜慎卿大概看中了季葦蕭的俊美和伶俐,于是和季葦蕭“相交起來,極其投合”。本來么,季葦蕭和杜慎卿都十分風流,只不過一個虛偽矯情些,把納寵說成是為“嗣續大計”,另一個則坦白自得些,說“才子佳人,正宜及時行樂”,本性還是一樣的。
季葦蕭看到杜慎卿酷愛男美“已經著了魔了”,便有意“耍他一?!?,跟杜慎卿開起了玩笑。他對杜慎卿說,他曾遇見一個少年道士,生得飄逸風流,確是個男美,并說: “我最惱人稱贊美男子,動不動說象個女人,這最可笑,如果要象女人,不如去看女人了,天下原另有一種男美,只是人不知道!”季葦蕭揣摩杜慎卿心理后說的這句話自然說到了杜慎卿心坎上,使得杜慎卿拍著案道: “只一句話該圈了”,并且迫不及待地問個究竟,要季葦蕭詳細地介紹此人。季葦蕭看杜慎卿入其彀中,便添油加醋地著意虛構,說道: “他如此妙品,有多少人想物色他的,他卻輕易不肯同人一笑,卻又愛才的緊,小弟因多了幾歲年紀,在他面前自覺形穢,所以不敢癡心想著相與他。長兄你會會這個人,看是如何?”這下更吊起了杜慎卿的胃口。但季葦蕭故意賣關子,不把那個少年道士的姓名告訴杜慎卿,只說是住在神樂觀,還神秘地說: “若泄漏了機關,傳的他知道,躲開了,你還是會不著。如今我把他的姓名寫了,包在一個紙包子里,外面封好,交與你,你到了神樂觀門口,才許拆開來看??催^就進去找,一找就找著的?!碑斚?,季葦蕭果真走進房里,把房門關上了,寫了半日,封得結結實實,封面上草個“敕令”二字,拿出來遞與杜慎卿。杜慎卿被季葦蕭的花言巧語所誘惑,第二天一大早就起來細心打扮,然后前往神樂觀,根據字條指示找到了揚州新來的道士來霞士,未料到來霞士是一個肥胖的道士,頭戴道冠,身穿沉香色直裰,一副油晃晃的黑臉,兩道重眉,一個大鼻子,滿腮胡須,約有五十多歲的光景。與季葦蕭所說何啻天壤,難怪杜慎卿“吃了一驚”,回來路上又忍笑不住,大罵“季葦蕭這狗頭,如此胡說”。但這玩笑并沒有引起杜慎卿的反感,反而覺得季葦蕭“做得不俗”。為了討取人家的歡心而耍點滑頭,不僅沒有使人家惱怒反而覺得有趣,這就是季葦蕭作為一個幫閑的本領。
杜慎卿想擇日把一百幾十班做旦腳的集中在一個極大的地方,做一個勝會,讓他(她)們一個人做一出戲,然后品評高下。杜慎卿特地找季葦蕭商議這件“希奇的事”。季葦蕭自然附和,竟然跳起來道: “有這樣妙事,何不早說,可不要把我樂死了!”一副幫閑口角。于是,季葦蕭幫杜慎卿操辦起“逞風流高會莫愁湖”的韻事。但是,季葦蕭只是一個食客和幫閑,真正的主角是杜慎卿,所以,雖然發起人名為“安慶季葦蕭、天長杜慎卿”,可到了五月初三莫愁湖湖亭大會那天,六七十個唱旦的戲子只來叩見杜慎卿,并不叩見季葦蕭。戲子的眼光是敏銳的,勢利的舉動恰恰反映了季葦蕭的無足輕重和幫閑身份。
季葦蕭與杜少卿也有交往,但他的目的只在于圖酒食飽口腹,所以他不管別人怎樣貶低杜少卿,只建議大家“總不必管他,他河房里有趣,我們幾個人明日一齊到他家叫他買酒給我們吃”。第二天,他果然與其他名士拜訪杜少卿,讓杜少卿酒肴相待。季葦蕭多吃了幾杯,醉了,說道:“少卿兄,你真是絕世風流。據我說,鎮日同一個三十多歲的老嫂子看花飲酒,也覺得掃興。據你的才名,又住在這樣的好地方,何不娶一個標致如君,又有才情的才子佳人,及時行樂!”又露出了他及時行樂的風流本性。但杜少卿的風流在于他的舉動和思想的不同流俗,而不在于及時行樂。所以,杜少卿道: “葦兄,豈不聞晏子曰:‘今雖老而丑,我固及見其姣且好也。況且娶妾的事,小弟覺得最傷天理!’”作者一方面在為杜少卿立傳,另一方面也是借杜少卿對季葦蕭予以抨擊。
在季葦蕭這個人物身上,同樣反映了八股科舉制度對封建知識分子的危害。季葦蕭雖然很聰明,但他只是一個生員,只能靠交游來騙酒食,扮演著食客和幫閑的角色。他雖然長得很俊美,但內心是多么的浮薄庸俗;雖然表面風流瀟灑,實際卻是多么的可憐和可悲!作者通過對這個人物的諷刺性描寫,也達到了揭露和抨擊八股科舉制度的目的。
上一篇:《孔乙己》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
下一篇:《安祿山》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