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由于內容需要,把原來的敘述線索暫時中斷一下,插入另外一件相關事情的敘述方法。對全文來說,插敘往往只是一個片斷,插敘結束后,文章仍回到原來的中心事件上,仍按原線索繼續敘述。
插敘雖然在客觀上能起說此而顧彼、勾前而聯后的作用,但主要卻體現了作者在敘述中對讀者的閱讀心理的一種體察和尊重。插敘的作用是擴大敘述的跨度,豐富敘述的內容,交代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使文章緊湊豐滿,曲折有致,在結構上有張有弛,富于變化。
由于插敘的目的和內容不同,細分起來又有下面三種。
追敘。插敘的內容是對過去事情的追溯,是補充說明文章內容的文字,可以對上下文中的一些內容加以詮釋、說明和補充。因此,追敘又可分為補敘和逆敘等。需要追敘的地方,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對往事的追述,用以幫助和推動眼前主要事件的發展。如趙樹理的《田寡婦看瓜》中的一段追敘:“也難怪她不信,她有她的經驗。前幾年,秋生他們一伙人好象專跟她開玩笑,她一離開園子就會丟東西……”另一種是事情雖然發生在原中心事件敘述的時間內,但正面未作敘述,過后才作補充交代。如管樺的《小英雄雨來》、“蘆花村人聽到槍聲,以為雨來被日本鬼子打死了,都到河沿上去尋找他的尸首,卻發現雨來在水里露出小腦袋?!弊髡邔τ陙淼乃览锾由髁搜a充性追述:“原來槍響以前,雨來趁鬼子不防備,一頭扎到河里去?!?/p>
預敘。插敘的內容是對以后事情的預述。如果以正在敘述著的事件為中線,時間在這中線之前,補充敘述過去的事,是追敘;時間在這中線之后,提前敘述以后的事,是預敘。如江波的《樓上的腳步聲》:“原是友誼的紀念,如今忽然變成‘封資修’的罪證。后來談起那時的事,李季對我說:‘書籍是可惜的,其余都是身外之物,將來可以再買。友誼卻不能用金錢買來。’”李季的話是后來才說的,作者將它提前作為預敘了。
詮敘。插敘內容是對人、物、事進行說明性解釋的。如魯迅的《風波》中對趙七爺的身份、性情和來歷的說明;魯迅的《五猖會》中對所謂“書”的解釋等等。這一類插敘所用的是說明的方法, 一般不包含時間因素,不擴大原敘述的“過程”,而追敘和預敘則明顯地延長原敘述過程的時間跨度。
使用插敘必須服從表達主題的需要,必須保證主線突出,不節外生枝,不喧賓奪主。還要注意文章的過渡、照應和銜接,不能斷線。插敘亦不可太多,以免使讀者感到紛亂、厭煩。
上一篇:如何確定提綱
下一篇:擒縱的寫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