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謝錫文
短篇小說。作者梁曉聲。發表于《北方文學》1982年第8期。作品描述了十幾個知識青年組成墾荒先遣隊,征服“鬼沼”的故事?!皾M蓋荒原”萬頃沃土被散發著死亡氣息的“鬼沼”所封鎖,多少人欲征服它卻葬身于此。一支知青墾荒隊在副指導員李曉燕的帶領下,乘冰凍時節越過“鬼沼”,立志要在“滿蓋荒原”上留下第一行墾荒者的足跡。但這是一批特殊年代的墾荒者,畸形的歲月在他們的心靈鏤刻著縷縷傷痕。清秀嫵媚、心地純潔的李曉燕,自覺地壓抑著愛美之心和思鄉之情,在迫不得已的內心矛盾中虔誠得近乎虛偽;善良質樸的妹妹梁珊珊,在愛的渴望中遭受摧殘;“我”則在精神的荒漠里咀嚼歲月……然而,他們沒有背棄時代賦予的責任,勇敢地向荒原開戰。陰森可怖的鬼沼,兇猛異常的野獸和奪人性命的疾病,沒能使他們屈服。在冰雪初融時節,他們終于將犁頭劈進了“滿蓋荒原”的胸膛?;馃岬耐鼗纳钜餐貕ㄖ鴷r代覆蓋在他們心靈上的荒原。妹妹那顆凄涼苦難的心又得到了親人的撫愛;“我”真誠播種的愛情在執著地成長;“摩爾人”用他奧賽羅般的體魄和勇氣顯示著寬厚博大的胸懷;就連副指導員李曉燕也擺脫了在連隊的種種束縛,娓娓動聽地講述著希臘故事……這的確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不負時代責任的年輕人,不僅把執著追求的足跡留在這里,最終也把年輕的生命無怨無悔地奉獻給這土地:梁珊珊為了捕獲一只小狍子給斷糧的戰友補充食物,被“鬼沼”吞沒了;被自己誓言約束不能回家探望父母的李曉燕,懷著即將見到親人的渴望長眠在“鬼沼”旁;勇敢的“摩爾人”王志剛,拼盡最后力氣,為墾荒隊探出一條涉過“鬼沼”的路,倒下了。在“滿蓋荒原”第一個收獲季節,青年們立下了一塊墓碑,上面寫著:墾荒者李曉燕和他的戰友王志剛、梁珊珊長眠于此。作品猶如一首壯美的史詩,抒寫了非常時期、非常地區的墾荒生活。氣氛悲壯,語言冷峻,人物、情節、風光,獨特而典型,讀來感人肺腑,動人心魄。作品獲1982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小說曾被改編為影片《神奇的土地》。
上一篇:楊新敏《這一片大海灘》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龐守英《遠去的白帆》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