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蘇守平
短篇小說。作者馬烽。發表于《人民文學》1980年第1期,獲全國第三屆(1980年)優秀短篇小說獎。作品情節簡單,只描寫了由于買賣婚姻引起的一場小風波。在買賣婚姻比較嚴重的山村里,有三對不要彩禮的結婚對象,縣婦聯決定召開隆重的結婚現場會,大力宣傳婚姻法,并邀請縣委書記親自參加,以壯聲勢。不料,現場會召開前,原來答應過女兒出嫁不要彩禮的“老牛筋”王拴牛突然反悔了,非要五百元彩禮不可,女兒哭求,干部說服都不行。但當縣委書記根據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路線精神,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把結婚現場會開成了生產動員會,群眾熱烈歡呼,“老牛筋”也批準了女兒的婚事。小說刻畫的主要人物是“老牛筋”,他具有鮮明、獨特的個性。他并不是一味地冷漠、孤僻、死不改口,而是剛直、熱情、機智聰明的人物。他敢于牽著牛堵住縣委書記汽車的路,對前來吃飯的縣委書記也不諂媚奉迎,而當聽說對方曾為“走資派”時,又端出了酒肉。看到干部工作作風已經改變,他就直率地吐露了自己對農村各種問題的見解。“老牛筋”雖是普通農民,但他卻是個時刻關心農民命運的有頭腦、有思想的人物。作者拋開了以往描寫買賣婚姻的窠臼,深入探索買賣婚姻繼續存在的根本原因和消除它的重要途徑。小說結構并不復雜,卻靠一系列喜劇性情節造成懸念,跌宕起伏,引人入勝。作品語言生動、剛勁、質樸,形成了樂觀、幽默的藝術特色。
上一篇:柴珮珍《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姜嵐《給他》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