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楊新敏
短篇小說。作者于德才。發表于《上海文學》1986年第2期。在全國第八屆(1985——1986)短篇小說評選中獲獎。《小說選刊》1986年第6期轉載。故事寫焦柄和的發跡及毀滅。焦柄和本是個老實巴交的人,一次,他給了鄉貸員百分之十的回扣才貸到一萬元,推出個對蝦池子,卻被大潮給潮去了。再貸,鄉貸員要百分之三十的回扣,焦柄和不干了,想告他,但沒證據,反可能被反咬一口。生活逼得焦柄和撇下妻子兒女,背井離鄉去賺錢償債。他到遼東北部山區的下馬砬子下窯背煤,留心聽別人嘮叨生意、談行情、發牢騷、聽醉漢打仗、罵人,溜達到工商分所、農業銀行營業分所去觀察那里發生的一切。最后,他找到王秉正主任家,以百分之二十的回扣貸了四萬八千元。不過,這回他留了心眼兒,將兩個人的私人交易錄了音,就此牽住了王秉正的鼻子,買了三輛卡車,干起了運煤生意。大筆的錢向他飛了來。用同洋的辦法,他又控制了工商分所所長、稅務分所劉大鼻子、交通監理金矮子……,成了下馬砬子的霸上之霸,聲名赫赫的汽車王,為人仰視的焦大輪子,還有個寡婦做了他的情婦。他厭倦了,他開始思考:自己到這里究竟是為了什么?為了情婦?為了錢?為了給家鄉中學捐款?為了爭氣、報復?似乎都是,又似乎都不是。他想回去和家里人過幾天舒心靜氣的日子。他并不是心腸原本就這樣硬、這樣毒,是生活逼的。他的心中充滿同情、憐憫、愛。但是,臨行卻不幸中煤氣而死。作者立足現實,不肯稍加粉飾,用一出生活悲劇的展示引起人們深刻的思索。
上一篇:方舟《熱流》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林道立《煎餅花兒》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