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龐守英
中篇小說。作者孔捷生。發表于《小說界》1982年第3期,后收入《1981——1982全國獲獎中篇小說集》(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年11月第1版)以及孔捷生中短篇小說集《大林莽》(花城出版社1985年5月第1版)。作品描述的是廣州某鎖廠普通女工何嬋的生活故事。何嬋和她同時代的許多青年人一樣,當過紅衛兵,下過鄉,然后回城進了工廠。但是她和別人不同的是,她有一個私生子——華仔,因而遭到人們的冷眼與歧視,連她的母親也罵她“死女阿嬋”。面對坎坷的人生,她默默地承擔起生活的重擔,八小時內好好做工,八小時外好好教育孩子,這便構成了她生活的兩個軸心。她成年累月干著單調機械的鉆鎖活,卻總是全神貫注,一絲不茍。她鉆的鎖質量比工友高出一截,得到質檢科的批準,免檢。年終,她被評為車間先進工作者。下班后,何嬋洗手更衣,去托兒所接華仔,給孩子洗換罩衫,然后打水買飯,這一系列事情她都是以快步的節奏完成的。哥哥見她生活艱辛,誠懇地勸她“找個人”,她苦笑著搖了搖頭。何嬋以自己辛勤的勞動、吃苦的精神和認真的生活態度,贏得了人們的諒解、信任和尊敬。女工們有什么私事,愿意同她商量,車間里有什么工作,主任委派她去完成。她的平淡而瑣碎的人生慢慢注進了新的內容。她關心組里女工們的工作和生活,她開始考慮如何降低次品率。對于“拼命趕定額,夠了數就聊大天”的現象,她想應該訂計件工資。她的生活在展開新的一頁。盡管她的日子仍然過得很窘迫,她的內心生活卻變得充實、開闊、高遠。在華仔三周歲這天,廠長讓她當了生產組長。當然,生活中還會有煩惱的事。華仔的父親與她在車上不期而遇,并要星期天來廠看望。他來了以后會怎樣?難以預料,但是已經成熟了的何嬋將會正確處理。作者懷著深深的敬意塑造了普通女工何嬋的美好形象。她雖經生活的磨難,卻不自暴自棄,也不抱怨生活,而是不斷地尋找自己的位置,在平凡的崗位上對社會做著自己的奉獻。作品從內容到形式表現出一種平實樸素的風格。它的結構單純,語言自然,寫人記事多用白描的手法,整體上給人一種樸素美。作品被評為1981——1982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
上一篇:劉圣宇《普通勞動者》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謝錫文《普通老百姓》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