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誠良
長篇小說。作者張鍥。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9月出版。以馮牧的文章《一部引人思考的作品》為代序。這是一部反映80年代初期改革的長篇小說。作品通過省委書記陳春柱離休前夕到C城的所見所聞,反映了C城的改革情況以及形形色色的人在改革中的不同心態,從一個局部反映了80年代初期中國大地上漸漸拉開帷幕的經濟改革。C城是陳春柱戰斗和工作過的地方,他的家鄉在離C城不遠的大蒼山區。他對這里的過去十分熟悉,可由于歷史原因和工作需要,他只在兩年前到C城視察過工作,走馬觀花般地轉了一通,對現在的C城已感陌生。一封沒有署名的群眾來信使他萌生了從省城回故鄉看一下的念頭。在到C城的一段時間里,他耳聞目睹了一幕幕悲、喜劇。革命的正義感和共產黨人的責任感,使他拋棄個人恩怨,擺脫了錯綜復雜的關系網,毅然作出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抉擇。他決定向省委打報告,提議讓積極改革、銳意進取的C城市委副書記徐楓擔任市委書記,阻撓改革、消極落后的市委書記魏振國擔任副職或到黨校進修學習。作品還通過對C城市委書記魏振國、市委組織部長范永坤、“七二五”工程專職副指揮吳德貴,以及外號“鈕一把”的C城農機廠廠長鈕根寶等人的描寫,反映了改革中錯綜復雜的矛盾,同時也反映了舊的習慣勢力在現實生活中根深蒂固的影響,反映了改革的艱辛。魏振國是陳春柱的老下級,陳春柱的小侄女陳穎的丈夫。這個在戰爭年代出生入死的人在改革面前掉了隊,走向了改革的對立面。他打擊、排擠積極改革的市委副書記徐楓,在C城建立起一張四通八達的關系網。革命的熱情在他身上已經消失,他成了一個官迷、權迷。鈕根寶是作品中出場不多卻極具特色的人物。他仗著資格老,在工廠里以一把手自居,在C城的工交口也以革命老前輩自居。在改革中,由于丟了烏紗帽,他便仇視推行改革的市委副書記徐楓,在市委擴大會上對徐楓進行攻擊,成了魏振國對付徐楓的一門炮。徐楓是作者著力描寫的一個改革家形象。他大膽積極地推行改革,面對魏振國一幫人的排擠、打擊,他以黨的事業為重,以改革為己任,堅定地走自己的路。他身居陋室,勤學好問。在工作中,他從實際出發,大膽創新,在C城實行招聘人才,帶領各個行業人員組成的調查組到大蒼山區進行實地調查,制定出一整套改革措施。他勇于堅持真理,對由省委書記陳春柱決定上馬的“七二五”工程,他沒有附和盲從,從C城的實際出發,向上級建議“七二五”工程必須下馬。《改革者》是“一部充滿生活朝氣,發人深思,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80年代初期波瀾壯闊的現實生活的作品”。“它充滿了作者發自內心的對我們的時代、我們的事業、我們的國家的未來發展的強烈關注和責任感(馮牧)。”作者善于在激烈的矛盾沖突中刻畫人物,使人物形象性格鮮明,躍然紙上。作品語言流暢,結構嚴謹,具有強烈的生活氣息和時代氣息。
上一篇:張達張博華《改造》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孫宜君《放聲歌唱》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