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楊新敏
短篇小說。作者鄧友梅。發表于《上海文學》1978年第7期,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后收入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1月版《建國以來短篇小說》下冊。作品刻畫了陳毅這個沉著果斷的軍事指揮員形象。小說以解放戰爭中山東戰場上的戰役為背景展開。國共談判結束,陳毅送國民黨代表馬振武和美方代表離去之后,憤怒地作了戰前動員,表示了寸土必爭的決心。一個不愿當官的老戰士張德標被陳毅批評為自由主義,任命他當了排長。摘星崮戰役打響后,敵前沿陣地的一個旅長約定好起義,卻又臨時變了卦,派一個姓于的參議來聯絡。陳毅明白,國民黨部隊調來了馬振武部增援,故這個旅想觀望一下形勢再說。陳毅申明大義,送走了于參議,然后來到阻擊敵援軍的張德標(現已是營長)處,與張德標商討戰術,確定采取圍魏救趙的辦法,夾擊敵人。在張德標苦于偷襲無路時,陳毅卻給提供了一處通道,使張營長深深佩服陳老總觀察地形的細致。在戰斗中,陳毅沉著冷靜,在炮火下運籌幃幄,不慌不忙地與人下棋,極大地穩定了軍心。最后,阻擊成功,馬振武被俘,于參議率部分人員起義,摘星崮被順利拿下。小說成功地刻畫了一個既剛烈不馴,又勇于承認錯誤,堅毅沉著、大刀闊斧的軍事指揮員形象。
上一篇:孫宜君《我們架設了這條超高壓送電線》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周魯俠《我們的力量是無敵的》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