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者A Third Party
威嚴(yán)的法庭上一片肅穆,法官和陪審團已經(jīng)就座,底下前來旁聽的聽眾也停止了竊竊私語,因為他們知道最重要的時刻即將到來。
“被告及律師做最后答辯。傳被告華倫。”法警喊道。
華倫被兩個警察押了上來,站到被告席上。
“被告上前臺宣誓。”華倫走出被告席并向前走了幾步。
法警面無表情地問道:“你愿不愿意鄭重宣誓,你將要說的證詞全是事實,完完全全的事實,絕無虛假。”
“我愿意。”華倫說。
“被告律師可以開始提問。”法官說道。
“現(xiàn)在請說出你的姓名和職業(yè)。”博斯說道。
“華倫,鎮(zhèn)上電器店老板。”
“你可以坐下了。華倫,你今年多大歲數(shù)?”
“46歲。”
“結(jié)婚沒有?”
“結(jié)婚二十多年了。”
“你住在哪兒?”
“新澤西州,剛好在邊界上。”
“你在威客漢鎮(zhèn)開店有多長時間了?”
“將近四年。”
“你怎么想到在威客漢鎮(zhèn)開店的?”
“我父親去世后,我繼承了一點錢,我一直想自己做生意,所以選了半天,終于在這地方開了個店,你知道這是鎮(zhèn)上唯一的電器用品商店。”
“生意怎么樣?”
“不錯,但不如我預(yù)期的那么好。鎮(zhèn)上還不能接受一位新來者,如今又出了這種事……”華倫邊說邊沮喪地低下了頭。
“是的……唔,現(xiàn)在,華倫,檢察官示意我向你尋問送給瑪麗的那臺電視機,我想把事情搞清楚。我請你指認一下這個標(biāo)有‘第十六號物證’的電視機,是不是你送給瑪麗的?”
“是的,先生,它是我送的那臺。”華倫抬起頭看了一眼迅速答道。
“它是什么牌子的?”
“什么都不是,先生,它是我自己組裝的。”
“你自己組裝的?”
“是的,我想用新的電路試試……你知道,我什么都想試試。”
“標(biāo)簽上說是麥克牌的。”
“我利用一個舊的電視機殼,因為大小剛好合適,我就把它收拾了一下,廢物利用。”
“它大約花了你多少錢?”
“不算時間的話,各種零部件花了我200元。”
“這么說,你實際送給瑪麗的,只是價值200元的零件?”博斯繼續(xù)問道。
“如果你愿意這么說也可以,先生,但我沒有考慮到錢,她喜歡,我就給了她。”
“她見過你組裝它嗎?”
“是的,她經(jīng)常到店里來,當(dāng)前面店鋪沒有顧客的時候,我就到后面辦公室組裝這個,而她便會在一旁安靜地看著。”
“她經(jīng)常進你的辦公室嗎?”
“唔,我不知道你所說的經(jīng)常是什么意思。”
“一星期兩次或者更多?”
“不是每天,也許兩三天一次。”
“如果你愿意的話,告訴我們,你什么時候認識瑪麗的?”
“唔,先生,是她中學(xué)畢業(yè)那年,她常來店里,買些唱片什么的,你知道,就像一般孩子那樣,放學(xué)途中順便進來買。”
“后來呢?”
“我不知道怎么解釋,反正我們經(jīng)常聊天,她很活潑,因此我們很快就對彼此產(chǎn)生了信任。她似乎很成熟,心理上比一般孩子成熟得多,敏感得多,像一個需要人照顧的小妹妹。”華倫仿佛陷入了回憶。
“她很漂亮嗎?”博斯的問話打斷了他的回憶。
“是的,很漂亮。可是不知為什么她在學(xué)校似乎沒有男朋友,她太孤單了,不久之后,我就發(fā)現(xiàn)為什么了,我想我知道她為什么喜歡和我聊天。”
“我們很樂意了解她的性格,華倫,你愿意不愿意告訴本法庭,她為什么喜歡和你談話?”
“我想在她心目中,我就像父親或伯父一樣,因為她從來沒有,又一直希望有。”
“你是什么意思?”
“她從不知道親生父親是誰,從小是和繼父長大的,而她繼父性格乖戾,經(jīng)常酗酒,還是個老色鬼,對她一直有不軌的想法,自己又有一大堆前妻的孩子,前妻是離他而去的。因此,瑪麗總是沒人照顧,成天做些粗活兒,缺少愛。所以一旦能自立時,她就離開了家庭。”
“那時候她多大?”
“也許十三四歲吧。”
“她離開家庭后做什么工作?”
“在一位表姐那兒住了一陣,然后在不同的地方居住,大部分是在女朋友家,這兒一個月,那兒幾個星期。”
“她有沒有告訴或者暗示過你,她和男人同居過?”
“沒有,她從來沒有說過。”
“你有沒有她在外面鬼混的印象?”
“沒有,就我所知,至少在讀中學(xué)的時候沒有。我說過,她一向很成熟,而且比較自律。”
“她很信任你?”
“是的,她很讓人同情,總是一副小鳥依人的樣子。不過,先生,我想她是信任我,覺得我像父親一樣,所以才經(jīng)常找我聊天。但那時候,她從來沒有提到過任何男友,只說她家庭多么糟,對她多壞,她多急于完成學(xué)業(yè),找份工作,獨立自主。可是一直沒能如愿。”
“你為什么這么說呢?”
“唔,首先,她功課不及格,沒有讀完中學(xué),反而和一群女孩被送到島上一個救濟學(xué)校,她在那兒學(xué)習(xí)打字和秘書工作……作為最基礎(chǔ)的一種謀生能力。但是,她經(jīng)常打電話給我,告訴我那地方非常差勁,那兒的女孩非常粗魯,還吸毒什么的。她在那兒只待了兩個月,就離開了,因為她無法忍受那種環(huán)境,也不想和她們同流合污。她回到這里后找到一份工作,租了一間房子,也就是她遇害的那間。”
“說實話,華倫,你認為瑪麗是不是愛上你了?”
“我……我……我想是的。也許是一種特殊的愛,就像對父親或是兄長那種,她經(jīng)常告訴我,她一生中只想要有人愛她。”
“可是,你敢保證你從來沒有鼓勵過她?”
“鼓勵她愛我?不,先生,我沒有,也不想。”
“為什么不?”
“為什么不?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也許因為我更多的是同情她,不想再帶給她傷害,也許因為我這么大年紀(jì),而且又結(jié)了婚,并且我愛我的妻子。可是,我不想瞞你,博斯先生,不錯,我愛瑪麗,但不是一般人所想的那種愛。只是在我心中,一種特別的愛,也許不像是愛女兒,不過是同樣的保護方式,她的童年已經(jīng)夠苦了,我不能忍受她再受別人傷害。”
“你有沒有告訴過她你對她的這種感情?”
“我不必告訴她,她可以感覺得到,所以當(dāng)她發(fā)現(xiàn)懷孕時,她才會什么都告訴我,她信任我。”
“她告訴你,她和另一個男人有戀情?”
“是的。當(dāng)她認識那個男人以后就馬上告訴了我。幾個星期后,當(dāng)她發(fā)現(xiàn)懷孕時,她緊張得手足無措。我想她是怕失去我的友誼和信任。”
“那你的反應(yīng)是什么呢?”
“我能有什么反應(yīng)?自從她和那個家伙開始交往,我就知道會有麻煩的。她是在不久前的一次晚宴上認識他的,一下子就墜入了情網(wǎng),我想那是她第一次真正的戀情。我不喜歡,但沒有反對,因為不忍掃她的興。她太高興了,不在乎那人是有家有口的人,她深信他會為了她和太太離婚。我心想:‘是嗎?我們等著瞧吧!’但我沒有對她這么說,我只是聽她說,因為她太高興了。一直到她發(fā)現(xiàn)懷孕為止。”
“然后呢?”
“我知道會有麻煩,但沒想到會這么糟糕。早知道會這樣我當(dāng)初就應(yīng)該阻止她。當(dāng)她告訴我的時候,我真是心痛欲絕,她說那人不是好東西,雖然是個大人物,可是和他在一起時,她什么都不是。他總是帶她到離這兒很遠的地方,說那地方?jīng)]有人會看見他們在一起。當(dāng)他發(fā)現(xiàn)她懷孕時,他非常生氣,責(zé)怪她粗心。說不想再見她,除非她接受他給的錢,打掉胎兒。”
“他付錢給她去打胎?”
“是的,先生,她說,他給了500元錢,就在她告訴他的那個晚上,她說他似乎很惶恐,一直催促她第二天就馬上去打掉胎兒。”
“她把這一切都告訴了你?”
“是的,先生,她信任我。”
“然后呢?”
“她不知道該怎么辦,她想保留跟那個人的感情,但同時又很傷心,生他的氣。我建議她去看一位神父,可是她不愿意,她把我當(dāng)成精神上的顧問,問我腹中的胎兒怎么辦。”
“你怎么說?”
“我告訴她,假如她墮了胎,搞得不好,她以后可能永遠不能生育了,到那時候,她一定會痛不欲生。我也試著使她明白,如果她有了孩子,那么,她生命中就第一次真正有可以愛的人了。我還說,她也可以考慮,孩子一生出來,就交給別人領(lǐng)養(yǎng),這種機構(gòu)很多。那樣一來,至少她今后不必感到內(nèi)疚,覺得自己剝奪了孩子的生命。我相信交給別人領(lǐng)養(yǎng),比她自己撫養(yǎng)好,比較安全,這可能是最好的辦法。”
“她對你的這些建議,有什么反應(yīng)?”
“我相信她走的時候很高興。”
“可是,你并不知道她做出了什么樣的決定?”
“是的,先生,不過,我相信她的情人會威脅她墮胎。”
“你現(xiàn)在很恨他?”
“是的,先生,我想是的。”華倫很肯定地回答。
“而你從來沒有見過他?”
“沒有,從來沒有。”
“她沒有告訴過你,他是誰?他的名字?”
“沒有,先生,因為她答應(yīng)他不告訴任何人。”
“你能不能猜出他是誰?或者有沒有什么線索?”
“法官大人,我抗議。被告律師應(yīng)該知道,不能要求證人影射他人。”檢察官哈克打斷了問話。
“博斯先生,請注意你的措辭。”法官說。
“對不起,法官大人,我想被告也許可以提供什么線索。”
“那么,重新問你的問題吧!”法官說道。
“華倫,瑪麗有沒有暗示過,她的情人是誰?”
“沒有。”
“她告訴你懷孕,又從情人那里得到錢,是什么時候的事?”
“她遇害前一個月。”
“現(xiàn)在,華倫,我希望你明白,這是很重要的,我要你盡可能詳盡地把瑪麗遇害那天的事告訴法官大人。”
“唔,先生,時間是那天下午5點15分。她打電話給我,那時候她一定是剛下班。”
“她打電話給你?”
“是的,先生。她說她剛剛打開電視機,調(diào)不出圖像,問我關(guān)門后能不能去看看。通常我是6點關(guān)門,所以我說,我會過去檢查一下,我想可能只是焊接地方的問題。我知道她非常喜歡那臺電視機,因為只要她在家,電視就一直開著,從早開到晚。你知道,她一無所有,以前從來沒有收到過別人的禮物。所以,6點15分我關(guān)上店門,拿起工具箱,上車,到大約二十條街外她的公寓。”
“你以前去過嗎?”
“去過幾次,都是我關(guān)門后順道送她回家。可是只在送電視機的時候,進去過一次,只有那一次,那次也只待了幾分鐘。”
“那是什么時候?”
“一星期前。”
“那是你唯一一次進入公寓?”
“是的,先生。它不算真正的公寓,只是一棟古老樓房里的一個房間而已,房間對著前面街,進出通過旁邊的梯子。”
“你見過她的房東嗎?”
“沒有。”
“你關(guān)門后,便開車到她的住所?”
“是的。那時候,外面天色已經(jīng)黑了,當(dāng)我到達時,可以看見她的燈亮著,也可以聽見電視響著。我敲敲她的門,沒人回答,便又敲了敲,還是沒有人回答。我試試門把手,門是開著的。開始我沒有看見她,因為沙發(fā)擋住了我,因此我首先看到的是電視機,聲音像是兒童節(jié)目,我想大約是卡通影片,但沒有影像——屏幕上什么也沒有。”
“然后呢?”
“我喊她。我以為她到房東那兒去了,或者在浴室,可是沒人回答。當(dāng)我走到房子中間時,發(fā)現(xiàn)她躺在沙發(fā)前,面部發(fā)黑,一動不動。我按按脈搏,發(fā)現(xiàn)她已經(jīng)死了。”
“過了多長時間你才報警?”
“我不知道,也許10分鐘,也許15分鐘。因為我實在是太震驚了,一時間無法反應(yīng)過來。”
“后來他們以殺人兇手的罪名逮捕了你?”
“是的,先生。”
“我問你,華倫,你有沒有殺害瑪麗?”博斯嚴(yán)肅地問道。
“沒有,先生,我發(fā)誓我沒有殺她。”華倫有些激動。
“現(xiàn)在,華倫,經(jīng)法官大人同意,我要把你交給檢察官先生,由他來盤問,回頭我還有問題問你。”
“是的,先生。”
“哈克先生,”律師對檢察官說,“請你問證人。”
“啊,華倫,”檢察官說,“你的律師想把你打扮成一個慷慨的人,一個仁慈的人,對那個可憐的女孩有著父親般的感情,你說那個女孩被一位不知名的、使她懷孕的情人殺害,那人本來付錢讓她去墮胎,然后在一次狂怒中把那個女孩毆打致死,如果你說的是真話,那么他不僅殺害了那個女孩,還殺害了她未出生的孩子,是不是?這就是你證詞的主要內(nèi)容?”
“我抗議,法官大人,我抗議檢察官所用的帶中傷性的諷刺言辭。”博斯說道。
“抗議無效,哈克先生,你可以繼續(xù)問話。”法官說。
“如果我得罪了這位博學(xué)的律師先生,我很抱歉,但是,我看出他的當(dāng)事人是位邪惡的、工于心計的、殘忍的兇手,他跟這個年齡只有他一半的孩子有過曖昧關(guān)系之后,為了擺脫自己的責(zé)任,竟編造了這個荒謬的故事,說她另有情人,借以開脫自己,想引起陪審團的同情,混淆是非。唔,我可不相信,這話會使陪審團忽略所有證人提供的犯罪事實,那些證人都發(fā)誓說這位被告與受害人之間關(guān)系不同尋常。”哈克大聲地說道。
“請問檢察官是在這點上作辯論總結(jié)嗎?”博斯諷刺道。
“對不起,法官大人。”哈克收斂了一些。
法官說:“不要長篇大論,注意你問被告問題的范圍。”
哈克繼續(xù)提問:“華倫先生,你的店員們作證說,他們經(jīng)常看到瑪麗到店里來,每次都不敲門,徑自走進你的辦公室,而且一進去就是幾個小時,你否認嗎?他們說,好幾次晚上關(guān)門后,看見她和你一起坐車離去,你否認嗎?”
“不否認,先生,那些我都不否認,但是他們理解錯了,我們之間并無不正當(dāng)關(guān)系。”
“真的嗎?你的意思是說,面對那樣一個女孩,一個像你這樣成熟、英俊的健康男人,會坐懷不亂?你難道沒有受寵若驚?沒有熱烈地作出反應(yīng)?”
“不錯,我是受寵若驚,但并沒有作出熱烈的反應(yīng)……不是你說的那種方式。”
“我說什么了?我還沒有問那個問題呢。”哈克反問道。
“你在暗示我們存在戀情。”華倫說。
哈克笑了笑:“你說對了,這正是我的下一個問題。你否認與瑪麗有性行為?”
“是的,我否認,絕對否認!”華倫有點激動。
“你能否證明你和她沒有那種關(guān)系?”
“我抗議,法官大人,檢察官向被告提出了不符合常理的要求。”博斯律師說。
“抗議有效。”法官說。
“你否認有發(fā)生婚外戀的機會?”哈克繼續(xù)問道。
博斯說:“法官大人,我再次抗議。”
“抗議駁回,我認為這是一個恰當(dāng)?shù)膯栴}。”
“我怎么能否認有機會呢?不錯,我開車送她回家過好多次,我沒有辦法找證人來證明,我是直接從辦公室到她家,或者找人作證,說我只在外面停留一兩分鐘,我從沒有進過她的住所,或偷偷摸摸在外約會,做見不得人的勾當(dāng),因此,我不能否認有機會。”
“謝謝你,華倫先生,現(xiàn)在讓我們來談?wù)劧Y物。平常你是個慷慨的人嗎?”
“你的平常是什么意思?”
“你送不送東西給你所有的店員和所有的顧客?”
“當(dāng)然不。”
“你送不送禮物給一些顧客?”
“有時候送。”
“舉個例子。”
“我想不出什么特別的例子。當(dāng)然,我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會送點小禮物,像唱片之類的東西。”
“但從不送電視機?”
“不送。”
“可是,你卻送瑪麗一臺彩色電視機,你還送她別的禮物嗎?”
“只在圣誕節(jié)和生日送。”
“只是那樣嗎?你沒有給過她錢?”
“錢?我想是給過的,偶爾的。”
“多少?怎么個偶爾法呢?”
“這次十塊,那次五塊,只是在她手頭拮據(jù)的時候,幫她渡過難關(guān)。”
“你想讓陪審團相信,你和這女孩之間純粹只是友誼,沒有其他?”
“是的,純粹只是友誼。”
“有關(guān)瑪麗的事,你告訴過你太太嗎?”
“法官大人,”博斯律師說,“我抗議這種問題,我看不出這和兇殺有什么關(guān)系,這方面被告妻子已經(jīng)作過證,檢察官企圖利用道德使陪審團產(chǎn)生偏見。”
“法官大人,博學(xué)的被告律師說得不對,我是想要顯示證人的性格,才需要問這個問題。”哈克針鋒相對。
“抗議駁回。”
“沒有,我從來沒有向我妻子提起過。”
“為什么?是心虛嗎?”
“不,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說,也許是不想她懷疑或者是受到傷害。”
“但是,瑪麗知道你已經(jīng)結(jié)婚?”
“是的,她知道。”
“而你,一個已婚男人,不明白和少女建立這種關(guān)系是不對的嗎?你還想讓人們相信你編造的故事,什么另外還有一個她只認識四個月的已婚男人?被告提不出一點證據(jù),來證明另外那個人的身份,更不用說那個人的存在了!法官大人,我認為根本沒有第三者存在。諸位陪審團的女士們和先生們,我認為,被告編造這個故事是為了掩蓋他自己的罪行,他是——”
“哈克先生!我要敲多久法槌你才會注意?陪審團自己會得出結(jié)論,不用你來替他們下結(jié)論。”法官嚴(yán)厲地說道。
“是的,法官大人,對不起。現(xiàn)在,華倫先生,假如這個第三者存在的話,我強調(diào)這純屬假設(shè),你認為他為什么要殺害瑪麗?假如他像你所說的那樣重視名譽的話?”
“我想一定是她告訴他不肯墮胎,于是他一怒之下毆打她,而一失手殺了她。”
“那僅僅是你的猜測?”
“是的,先生。”
“華倫先生,你承認和這女孩有關(guān)系,但你指望我們相信你的品德。你承認給她禮物,但你指望我們相信你只是慷慨,別無其他動機。當(dāng)警方到達現(xiàn)場時,只有你在場,但你指望我們相信你沒有逃跑,是因為你有責(zé)任留下。你指望我們相信,你以前只進入她的公寓一次,然而,好多證人看見你多次和她開車到那兒;你指望我們相信有另一個男人,實際上沒有人,也沒有證人證明。但你仍然想要我們相信所有這一切嗎?”
“是的,因為那是事實。”
“那么,請問那位情人給她的500元錢呢?警方并沒有在她家里找到;銀行戶頭也沒有,又沒有購買大件的物證,什么都沒有,你認為她把那筆假定的錢弄到哪兒去了?”
“我不知道,也許她交還給他了。”
“沒有問題了,法官大人。”哈克檢察官說道。
“博斯律師,”法官問道,“你是不是想再問證人?”
“法官大人,我寧可到后天再問,以便我仔細研究這份證詞。”
“很好,檢察官有什么意見嗎?”
“沒有。”
“那么,星期四上午10點再開庭。”
“現(xiàn)在開庭,由杰姆法官主審。”法警說道。
“提醒被告,你的誓言仍然有效。博斯先生,你可以提問了。”杰姆法官說道。
“法官大人,在我開始詢問之前,可否允許我的助手帶一個電插頭,插到電視機上?也就是第十六號物證上?”
法官問道:“博斯先生,你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被告曾經(jīng)作證說,電視機需要修理,我希望確認一下。”
“檢察官沒有異議嗎?”
“沒有異議,法官大人。”
“那么,進行吧!”
“杰克,請你接上那個插頭好嗎?謝謝,現(xiàn)在,華倫,你說瑪麗打電話要你去修理電視機,但當(dāng)你到達時,注意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電視機有聲音,沒有圖像,是嗎?”
“是的。”
“現(xiàn)在請離席,打開電視!”
“請問是打開電視機開關(guān)嗎?”華倫問道。
“是的。好,對了。打開了嗎?現(xiàn)在我什么也看不到,只是黑黑的屏幕,根本沒有圖像,連線條也沒有,就像關(guān)掉電視一樣。對不對,華倫?”
“是的,先生。”
“雖然如此,我們還是聽到說話的聲音……我想那是第七頻道的節(jié)目,對不對?”
“是的,它是調(diào)在第七頻道。”
“法官大人,能否請被告暫時下來,以便我請威客漢鎮(zhèn)的高爾警官作證?”
“很好,請高爾警官上證人席。”法官說。
高爾警官大步走了上去。
博斯開始提問:“現(xiàn)在,警官,我請你回憶一下現(xiàn)場情景。當(dāng)你到達時,電視機有沒有在響?”
“沒有,先生。”
“這臺電視機在警察局保管期間,你或者任何人有沒有動過它,或者想修理它?”
“沒有,先生,我們沒有動過它,只是在上面撒過藥粉,取指紋。”
“當(dāng)然,在電視機上是否只找到被告與受害人的指紋?”
“是的。”
“這段時間,這臺電視機一直在你的保管中?”
“是的,先生。”
“謝謝你,警官。請被告回到被告席上,好嗎?華倫,關(guān)于這臺電視機,我想再多問一些問題。你說它是你親自組裝的?”
“是的,是我組裝的,用我自己原有的和買來的零件組裝起來的。”
“那么,你對這臺電視機很熟悉了?”
“是的,很熟悉。”
“我想請你現(xiàn)在,就在這里,把它修理一下。”
“法官大人,我抗議被告律師這種表演。”哈克檢察官說道。
“博斯律師,你有什么目的嗎?”法官問道。
“法官大人,當(dāng)事人有罪或無辜,很可能全靠這臺電視機。我不喜歡法庭否定他的每一個機會。”
“很好,進行吧。”法官同意了他的請求。
博斯轉(zhuǎn)過頭說道:“華倫,請你取下你的工具袋,也就是二十四號物證,看看你能否修理。”
“我愿意試試。”
“法官,我請求你留心記錄,被告現(xiàn)在把整臺電視機翻轉(zhuǎn)過來,擰開一些
螺絲,取出組合盤,檢查下面的電路。你找到毛病了沒有?”
“和我想的一樣,看來好像是一個接頭松了,只要焊接一下就好了……好了,現(xiàn)在我們就會看到圖像了。是的,有了。”
“法官大人,我說對了,那是第七頻道,色彩鮮艷。謝謝你,華倫,現(xiàn)在你可以關(guān)掉電視機,再回到被告席。現(xiàn)在,華倫,那個電視機的機殼是從哪兒來的?”
“那是從一臺舊麥克牌電視機上拆下來的,我用舊外殼配上新零件。外殼輕便而且很好控制。”
“你是說調(diào)整聲音大小的控制鈕很容易操作?”
“是的。”
“告訴我,華倫,這個外殼或控制鈕上,有沒有任何指示或標(biāo)志,說明這臺電視機是黑白或彩色的?”
“沒有,先生,沒有任何標(biāo)志。”
“告訴我,你在作證期間,或者我在問話期間,我們誰提到過這臺電視機是彩色的?”
“沒有,我們都沒有。”
“還有,華倫,為什么你和我都不提這臺電視機是彩色的?”
“因為我們早已經(jīng)知道,而其他唯一知道它是彩色電視機的,就是瑪麗的情人。”
“我們是不是從一開始就知道瑪麗情人的身份?”
“是的,我們早就知道,但我們無法證明。”
“我們怎么知道的?”
“因為瑪麗告訴過我,他的情人是誰。”
“那么,你在以前的證詞里撒謊了?”
“是的,我撒了謊。”
“你為什么撒謊呢?我可以補充說,這是在我的同意下撒謊的。法官大人,我們請求你原諒。華倫,為什么你——或者說我們——要撒謊呢?”
博斯停頓了一下,眼睛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
“因為我們知道他有權(quán)勢,我們知道只有我的一面之詞來指控他是絕對不會成功的,我們希望……或者說我們相信,他會說些什么,問些什么,然后從那些話里套出真相。”
“可是,華倫,他不能猜測那是彩色的嗎?現(xiàn)在大部分電視機都是彩色的。”法官大人問道。
“是的,不過,只有他才會知道他第一次遇見瑪麗的時間,是四個月前。關(guān)于這一點,我也很小心,沒有提到。”
“沒有問題了,”博斯律師說,“哈克先生,證人交給你了!”
然而,身為檢察官的哈克卻怎么也問不出問題來了,因為他知道也許他還要再次參加這個案子的審訊工作,不過這次卻是站在被告席上。
上一篇:第三種可能The Third Possibility
下一篇:第二次機會A Second Ch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