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善思的劉安與《淮南子》·類不可必推(二)》注釋|譯文
蠶食而不飲,二十二日而化;蟬飲而不食,三十日而脫;蜉蝣不食不飲,三日而死。人食礜石①而死,蠶食之而不饑;魚食巴菽②而死,鼠食之而肥。類不可必推。(《淮南子·說林訓》)
【注釋】①礜(yù)石:味辛、有毒、可作中藥的一種礦石。②巴菽:巴豆,是一種中草藥。
【譯文】蠶只吃桑葉而不喝水,經過二十一天化為蛾子;蟬只喝水而不吃東西,經過三十天后而蛻化;蜉蝣不吃也不喝,經過三天就會死去。人吃了礜石會被毒死,蠶吃了礜石卻不會饑餓;魚吃了巴豆就會死亡,老鼠吃了巴豆反而長肥。這也說明事物是不能按照這種類比來進行推導的。
【評說】這表明沒有把握事物的本質屬性,對事物之間的關系不清楚,就不能夠進行必然的類推。思維的任務,在于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性質,對于那些表面相同而實質不同的事物,更要注意分辨。例如有一些中藥材,表面相似,而藥性根本不同,如果不分辨其實質而用“類推”的方法給人治病,豈不就是草菅人命嗎?
上一篇:《博雅善思的劉安與《淮南子》·類不可必推(一)》注釋|譯文
下一篇:《“中國的亞里士多德”墨子與《墨經》·關于推理、論證·類推的方法》注釋|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