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馬牛是什么意思
【典源】 《左傳·僖公四年》:“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何故?’”晉·杜預注:“楚界猶未至南海,因齊處北海,遂稱所近。牛馬風逸,蓋末界之微事,故以取喻。”唐·孔穎達疏:“服虔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尚書稱馬牛其風。此言風馬牛,謂馬牛風逸。牝牡相誘,蓋是末界之微事。言此事不相及,故以取喻不相干也。”
【今譯】 春秋時齊桓公率諸侯之兵攻打蔡國,蔡兵潰敗,又伐楚。楚君派使者去向齊師說:“君處在北海,我們處在南海,相隔之遠,就像馬與牛牝牡不相引誘交配一樣,不知君來到我們這里,究竟為了什么?”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全不相干; 也形容相處遙遠。
【典形】 風馬牛、風馬牛不相及、君處北海、馬牛風、南北馬牛、牛馬風、付之風馬牛、南海北海、北海南海。
【示例】
〔風馬牛〕 宋·陸游《舟中大醉偶賦長句》:“過江何敢號高流,偶與俗人風馬牛。”
〔風馬牛不相及〕 明·湯顯祖《南柯夢記》:“君處江北,妾處江南,風馬牛不相及也。”
〔君處北海〕 宋·方岳《兩易邵武軍謝廟堂啟》:“然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胡涉吾疆?”
〔馬牛風〕 宋·蘇軾《次韻孫巨源》之一:“南岳諸劉豈易逢,相望無復馬牛風。”
〔南北馬牛〕 宋·范成大《有嘆》之一:“春蘭秋菊殊調,南北馬牛異方。”
〔牛馬風〕 明·湯顯祖《牡丹亭》:“你嶺南,我蜀中,牛馬風遙,甚處里絲蘿共?”
上一篇:韓信登壇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馬援銅柱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