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第二人尹文與《尹文子》·《尹文子》中的邏輯故事·因“盜”被“毆”》注釋|譯文
莊里丈人①字長子曰“盜”②,少子曰“毆”③。盜出行,其父在后追,呼之曰“盜,盜”。吏聞,因縛之。其父呼“毆”,喻④吏遽⑤而聲不轉⑥,但言“毆,毆”,吏因毆之,幾殪⑦。(《尹文子·大道下》)
【注釋】①丈人:對年長者的尊稱。②盜:強盜。③毆:毆打。④喻:告訴、使人知道。⑤遽(jù):趕快。⑥轉:轉達,表達。⑦殪(yì):死。
【譯文】莊子里有個老人給大兒子取名“盜”,給小兒子取名“毆”。一天,大兒子盜出門,他的父親在后面追趕他,并大聲地呼喊其名字:“盜,盜。”有官吏聽見喊聲,將其大兒子捆綁了起來,于是父親又大聲地呼喊小兒子毆,要他去向官吏解釋(真情),但是因為匆忙而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只能不斷地說:“毆!毆!”官吏聽了就使勁地打他的大兒子,幾乎將其兒子打死。
【評說】幽默而詼諧的故事讓人感到可笑又可悲,同時也給我們以深刻的啟迪:一個好的名稱應該是通俗易懂而不會引起矛盾和混亂的。通俗易懂才便于普及,利于交流;不引起矛盾和混亂,才能保證準確地表達思想,進行正確的交流和溝通。“盜”與“毆”這兩個概念本來有它們確定的意義和固定的所指,“盜”指竊賊或強盜,“毆”則指打的行為,老人不明“盜”和“毆”的含義,給兒子起這樣的名字,怎么能夠不使人產生誤會?
上一篇:《博學多才的惠子·關于惠子的邏輯故事·善譬》注釋|譯文
下一篇:《“中國的亞里士多德”墨子與《墨經》·關于推理、論證·在理與不在理》注釋|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