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鑒賞·友書·山中與裴秀才迪書》注釋與鑒賞
唐·王維
近臘月下②,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③。足下方溫經④,猥不敢相煩⑤,輒便往山中,憩感配寺⑥,與山僧飯訖而去。
北涉玄灞⑦,清月映廓。夜登華子岡⑧,輞水淪漣⑨,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舂,復與疏鐘相間⑩。此時獨坐,僮仆靜默,多思曩昔攜手賦詩,步仄徑⑪,臨清流也。
當待春中,草木蔓發,春山可望,輕鯈出水⑫,白鷗矯翼⑬,露濕青皋⑭,麥隴朝雊⑮,斯之不遠⑯,儻能從我游乎?非子天機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無忽⑰。因馱黃蘗人往⑱,不一⑲。
山中人王維白。
[注釋]① 裴迪(716—?),關中(今陜西)人。唐時,凡應進士而尚未及第者,均可被稱作秀才。② 臘月: 古人于年終舉行臘祭,故稱農歷十二月為臘月。③ 故山: 此指藍田山。過,探訪。④ 溫經: 溫習經書。⑤ 猥(wěi): 鄙賤。自謙之詞。 ⑥ 憩(qì): 休息。感配寺: 當為感化寺。⑦ 玄: 形容水深青色。灞: 水名,源出藍田縣東,北流入渭水。⑧ 華子岡: 輞川有二十勝景,王維與裴迪曾各自為每一景寫詩一首,共得四十首,華子岡即為勝景之一。⑨ 輞水: 即輞川。淪漣: 波紋。⑩ “村墟”兩句: 村中夜間舂米之聲與稀疏的寺廟鐘聲間或傳來。⑪ 仄徑: 狹窄的小路。⑫ 鯈(tiáo): 白鰷魚。⑬ 矯翼: 舉翅飛翔。矯: 舉起。⑭ 皋: 水邊之地。⑮ 朝: 清晨。雊(gòu): 野雉叫。⑯ 斯之不遠: 這些景色離現在已不遠了。 ⑰ 無忽: 不要忽視。⑱ 馱黃蘗(bò)人: 即指入城賣黃蘗的藥農,亦是帶信之人。黃蘗: 藥材名。⑲ 不一: 不一一細述。
[作者]王維(701—761),字摩詰,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唐代著名詩人、畫家、音樂家兼書法家。開元進士。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為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作家。其繪畫設色簡淡,筆意清遠,被認為是山水畫的“南宗”之祖。有《王右丞集》。
[鑒賞]這是王維隱居藍田山中輞川別業時所寫的一封信,在這里他熱切地邀請好友裴迪來共賞山中之美景。
四十多歲的王維,已厭倦了政治的紛爭。禮佛參禪、陶冶山水成了他的主要功課。故在信中,我們能感到一種浸透著禪意的空寂和閑適。同時,作者又是個音樂家兼畫家,他以藝術家特有的敏銳捕捉山中的音響和畫面。深巷犬吠、村墟夜舂、寺廟鐘聲恰能反襯山村之靜;而映廓明月、淪漣輞水、明滅遠火以及想像中的明媚春光,又猶如一幅幅色彩素雅的輞川圖,寧謐靜適卻又生機盎然。蘇東坡曾盛贊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確為知人之論。
上一篇:《書信鑒賞·友書·將赴浙獄遺友人書》注釋與鑒賞
下一篇:《書信鑒賞·友書·山中與鮑若洲書》注釋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