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胖子和瘦子》全文|賞析|讀后感
馮驥才
這城里,胖子和瘦子是一對朋友。一個胖得出奇,一個瘦得驚人。這胖子等于瘦子四個左右。
那時,胖子走紅運。當官兒必需是胖子,畫家專畫胖子,女人也要挑胖男人做丈夫。人人說胖子塊頭足,身壯力不虧,能顯出真正的男人氣。于是就出現愈胖愈好的趨勢。這位本城最胖的胖子就受到格外重視,人們都向他討教胖身術。他的照片,言論,軼事,到處爭搶刊載。其中他的兩句發胖經驗:“多吃多睡。動不如靜。”被全城人當做口頭禪與座右銘。照這兩句話去做,果真見效! 本城的胖子就愈來愈多,但一時胖不起來有鼓腮挺肚、假裝胖子的也不乏其人。一次,胖子被一群記者糾纏住,非請他說一說發胖的秘訣不可,他信口說一句:“要衣松帶寬!” 當日全城加肥衣服就被搶購一空。各種腰帶就滯銷了。此刻,任何有能耐的大導演、演員,球星、發明家、魔術大師、特異功能者,都壓不過胖子的名氣。
某日,胖子興致勃勃地去找老朋友瘦子。他見瘦子依舊細骨伶仃,便伸出肉磙兒一般的食指直對瘦子的肋巴骨說:
“現在城里人人都學我,你是我的好朋友,為什么反不學我?天下還有比你再瘦的人嗎?”
瘦子淡淡一笑,頗含自負地說:
“別看你一時走紅,等你過了勁兒,就該輪到我了。不信,走著瞧吧!”
過一年,真有了變化。不知哪來一種說法:人胖,發喘,出汗,行動不便,脂肪囤積多,容易患血管病,有百害而無一利。當人們對一種東西的好奇與興致漸漸淡了,相反的東西就現出魅力。這說法即刻像一陣風吹遍全城,跟著,有人在報紙上發表整版一篇文章,曰《瘦子好!》。文章揚瘦抑胖,議論周密,又十分有理。他說,瘦子靈便,體輕,占用空間小,心臟負擔也小,不易患血管病; 據統計,長壽的人中,百分之九十八是瘦子,百分之一是不胖不瘦的,只有一個胖子,看來胖子長命純屬偶然。
自此,人們又開始關心瘦身法了,那個一直被世人遺忘的瘦子,終于被人們當做一件稀世的寶貝發現了。瘦子的經驗剛好與胖子的相反。他要人們節食、素食、少吃糖,不喝啤酒,早起打拳,飯后散步,生命在于運動……于是,原先寫文章稱頌胖子的那些人,又筆鋒一轉,紛紛撰文,引經據典,有理有據,證實瘦子的經驗如何寶貴、可靠和正確。并贊美瘦子是“當代人最佳體重”, “最符合時代要求的體重”, “典型形象”等等。報刊上有關胖子的報道一下子不見了。瘦子像片羽毛,一陣風,上了天。他的照片、軼事、經驗、趣聞、言論、訪問記、報告文學,像漫天飛花,風靡一時。
這天,瘦子在街上遇見胖子。胖子被冷落了,灰頭灰腦,無精打采,他感慨地對瘦子說:
“當初你的話還真說對了,早知聽你的話,提早設法變瘦,如今一下子很難瘦下去!”
瘦子聽了,搖了搖他干樹枝般的手指說:
“不! 你應該保持這樣,說不定哪天又時興胖子了!”
選自《鴨綠江》1982年第8期
【賞析】 “官本位”,是我國傳統的文化心態的重要內涵。由“官本位”而派生出了只唯上、不唯下的世道人心、社會輿論或思維定勢。只要是上面的當官的說的,就是對的;只要是社會輿論捧場的,就是對的,這就是我國傳統的占統治地位的社會思維模式。有這樣統一的思維模式,就自然會形成統一的時尚、統一的思想,統一的言論和行為。至于誰個敢于對它稍有抵制,那是要被視為異端,并加以發落的。
《胖子和瘦子》的作者馮驥才對中國的風土人情、文化心理有特殊的研究。他寫的一些作品,由人心切入,畫出了一幅幅真切迷人的風俗畫。他這篇微型小說,就是從文化學、民俗學的角度對傳統的“官本位” 社會心態作了透視。胖子和瘦子,是人的體型的兩個極端,過胖過瘦都是病態,這是誰都懂得的常識。可是一經輿論的臧否,“病態”也就變成了“常態”,而且成了“理想態”。一時,“胖子”被捧為“理想態”,自然要列出這樣那樣的許多理由;一時,“瘦子” 被推為宣揚的對象,當然也會排出許多揚瘦抑胖的理由的。反正,欲褒貶之,何患無辭!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這句話,從文化地理學的角度看,是真理,就是用它來概括社會上的時尚的起落、消長也是很適合的。可惜,人的一輩子如果只在這樣“時興”、“不時興”中過去,實在白來人間一場!我贊賞瘦子的“清醒”,他看破了時尚興廢的奧秘。 然而他也有不足之處, 這就是他對于自己的“細骨伶仃” 的病態缺乏自知之明,更缺乏改變一下的自覺或勇氣。
上一篇:《耐心等待》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蒼蠅或人的故事》全文|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