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任叔《河豚子》全文|賞析|讀后感
王任叔
他從別人口中得來了這一種常識,便決心走這一著算盤。
他不知從什么地方討來了一籃的河豚子,悄悄地拿向家中走來。
一連三年的災荒,所得的谷只夠作租,憑他獨手支撐的一家五口,從去冬支撐到今歲二三月間,已算是困難極了。現在也只好挨饑了!
但是——怎樣挨得下去呢?
這好似天使送禮物一般的喜悅,當一家人見到他拿來了一籃東西的時候。
孩子們都手舞足蹈地向前進去。
“爸爸,爸爸! 什么東西呵! 讓我們吃喲!”
這么樣的情景,真使他心傷淚落的了!
“吃!”他低低地答一聲后,無限的恐怖! 為孩子生命的恐怖,一齊怒潮般壓上心頭,喘不過氣來。
他囑咐妻子把河豚子煮熟來吃,自己托故外去一趟。他并不是自己不愿死,不吃河豚子,不過他不忍見到一家人臨死的慘狀,所以暫時且為避開。
已過了午了,還不見他回來。孩子卻早已繞著母親要吃了。這同甘共苦的妻子,對于丈夫是非常敬愛,任何東西斷不肯先給孩子嘗吃的。
日車已駕到斜西,河豚子,還依然煮著。他歸來了。他的足如踏在云上一般。他想象中一家尸體枕藉的慘狀,真使他歸來的力也衰了。
然而預備好的刀下舍生的決心,鼓起了他的勇氣。早已見到孩子們炯炯的眼光在門外閃發著,過后,一陣歡迎歸來的聲音也聽到了。
“怎么還沒有死呢?”他想。
“爸爸! 我們是等你來一同吃呀!”
“哦!”他知道了。
一桌上爭爭搶搶的吃著。久不得到魚味的他的一家人,自然分外感到鮮甜。
吃好后,他到床上安安穩穩的睡著,靜待這黑衣死神之降臨。
但畢竟因煮燒多時,把河豚子的毒性消失了,一家人還是要安安穩穩地挨餓。
他一覺醒來,嘆道:“真是求死也不得嗎?”淚綻出在他的眼上了。
【賞析】 這篇小說寫的是黑暗的舊社會中一樁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悲劇。“他”是丈夫、是父親,卻不得不親手置妻兒于死地。于是一籃河豚子,引起許多生生死死的懸念牽掛,許多亦悲亦喜的感情波瀾,許多曲折和意外。作品把人物放在生與無法生、愛與不能愛,希望和絕望、企盼和恐懼的感情烈火中煎熬。在一層層曲折中表現出不同尋常的真情、深情,讓人們感覺到一種巨大的悲哀。
一籃可以置全家于死地的河豚子,藏著一個無可奈何的殘忍決定。可是這滿盛著死亡的籃子,面對的卻是“天使送禮物一般的喜悅”,是孩子們手舞足蹈的迎接。黑色的死亡陰影和鮮活的生命形成強烈反差,造成了感情的一次頓挫,童稚的天使般的歡樂,使“他”已被絕望凝固了的愛一下融化開來,化作傷心的淚水了。這里,情節的第一次起伏就把“他”推入了感情的矛盾之中。
“他”不忍見一家人臨死的慘狀,借故避開了。當他“如踏在云上一般”地回來時,看到的并非意料中尸體枕藉的慘狀,而是孩子們炯炯的目光和歡迎歸來的聲音。意外的充滿溫情的氣氛和滿含著生的企盼的目光轟毀了“他”解脫痛苦的預謀。情節的又一次曲折把“他” 的感情推進更深的深淵。妻兒們的真情和愛像烈火炙烤著“他”,“他”注定了還要在想活而無法活、想愛而不能愛,想結束這一切而又實在于心不忍的感情矛盾中煎熬。
終于“一桌上爭爭搶搶地吃著”,分外鮮甜地吃著。他感到一切即將結束,于是“到床上安安穩穩的睡著,靜待這黑衣死神之降臨”。情節到此似乎已可結束,不料又一次意外立即打破了“他”感情的片刻寧靜。河豚子的毒性消失了,一家人還是要忍饑挨餓。企圖以一次感情的大犧牲換取永久寧靜的希望徹底破滅了,等待“他”的,仍將是漫無邊際的生存痛苦和感情煎熬。
對于鮮活的生命,死亡是一種悲哀,對于艱難困苦中真誠赤熱的親情和愛,不能享受不能回報只能親手將其扼殺,那是一種更深的悲哀,而失去了死亡和扼殺的權利呢?那已經是一種超越了悲哀的大悲哀了。死亡歷來是逃避痛苦的妙方,死了,一切痛苦隨之消失,一切喜怒哀樂的感情煎熬即刻中止,悲劇的帷幕也隨之落下,觀眾也可以松一口氣。可是《河豚子》卻不肯落下這塊帷幕,只要造成悲劇的一切背景仍然存在,這悲劇就一直要演下去。于是讀者對人物命運的關注無法中止,人們對于吃人社會的痛恨和詛咒也久久不能平息。這就是作品獨特的藝術魅力了。
上一篇:《求佛》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混濁》全文|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