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誰不想出人頭地,干一番大事業呢? 然而現實生活留給我們的是不平等的條件: 有些人成績優異,思維靈活,工作能力強,往往被稱作“有出息的人”,老師也因此給予特殊照顧,另立“小灶”,增加“營養”。相反,另一部分反應慢、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被認為“差生”、“沒出息”,甚至憑一張考卷定“終身”! 既然是成不了材的“差生”,自然也就“朽木不可雕”了! 可你在此同時,是否想起擁有一千多種發明權而著名于世界的科學家——托馬斯·愛迪生,別忘了他小時候曾因“頭腦不清”而被逐出校門!
青少年正是在成長的時候,不能因某個方面的能力沒表現出來,就一錘定音為“沒出息”。也有人認為考不上大學就是差生,是沒出息的人。那么你又怎樣去解釋: 一批“愚笨”、“頭腦不開竅”的高考落榜生,今天成為某些大公司的經理;而十五歲就從少年大學畢業的神童,現在卻是某會計部門的小職員呢?
如果差生是從青少年時代就定型的,那么你看到達爾文的成長史時,又作何回答?
達爾文青年時代也是一個被人們視作沒出息者。那時候他生活亂七八糟,討厭上學,整天只知道去打狗抓鼠。盡管后來被送往格拉斯學醫,卻見血發抖,沒辦法只好退學。這以后又上神學院,但也沒能勾起他的興趣,最后只是勉強畢業。當你不知道他就是《物種起源》的作者時,你或許也會不加思索地說:“真沒出息!”然而,當他踏上考察船駛向太平洋時,一個引起生物學徹底改革的科學家正在誕生! 你能就他年輕時無所作為而肯定地下“沒出息”的結論嗎? 如果說這是出于偶然性,那么醫學家阿爾伯策·施韋策則又是一個有力的例證,他在而立之年還面對醫學堡壘徘徊不前呢!
當然,我并不認為只有差生才能成為偉人。萊特兄弟少年時就發揮了他們的非凡才能,物理學家恩里科·費米17歲就獲博士學位。我想當你還沒有擁有這一切優厚條件時,你不必顧慮重重。正如中國一句古話所說,“大器不嫌晚成”。所以,親愛的老師,不要給學生下“差生”的定義,而要鼓勵、幫助那些暫時落后的同學;而被稱為“差生”的同學,不要失去信心,更不應自暴自棄,而要奮發努力,光明就在前面!
(陳平)
【評點】
本文從分析學校教育現象中概括出錯誤觀點:“差生=沒出息”。論證中列舉大量正反事例,有力反駁了對學習暫時落后學生的偏見,同時又運用辯證的觀點指出,并不是“只有差生才能成為偉人”。結論中,既有對老師的希望,又有對被稱為“差生”的同學的鼓勵。
上一篇:《人民需要更多的孔繁森——電影《孔繁森》觀后》初中優秀作文鑒賞|評點
下一篇:《說“比”》初中優秀作文鑒賞|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