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戈回日是什么意思
【典源】《淮南子·覽冥訓》:“魯陽公與韓構難,戰酣日暮, 援戈而㧑 (hui)之,日為之反三舍。”漢·高誘注:“魯陽,楚之縣公,楚平王之孫,司馬子期之子,國語所稱魯陽文子也。楚僭號稱王,其守縣大夫皆稱公,故曰魯陽公。”
【今譯】 傳說戰國時楚國的魯陽公率軍與韓國軍隊作戰,戰斗方酣,而天色已晚,魯陽舉起戈來一揮,天上的太陽也倒退了三舍 (古代三十里為一舍)。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人氣概慷慨豪壯,震撼天地; 也形容人感慨光陰流逝,希望時光回轉。
【典形】 奮魯陽、戈揮景、戈挽日、韓陣揮戈、揮戈、揮日、回戈術、回日戈、回日輪、回日三舍、回天卻日、魯戈、魯戈回日、魯人回日、魯日、魯陽戈、魯陽揮戈、卻日戈、日回、退日、指日戈、駐白日、駐日戈、日輪駐霜戈、揮天戈、劍舞轉頹陽、揮戈回白日、長戈回白日、日避揮戈、麾日之戈、轉日回天、揮日戈、揮戈術、挽日壯士戈、司天戈。
【示例】
〔奮魯陽〕 清·王攄《十六日牧翁父子招》:“可憐已墮虞淵日,駐景猶思奮魯陽。”
〔戈揮景〕 元 · 麻革 《上云內帥賈君》:“日出戈揮景,江翻弩射濤。”
〔戈挽日〕 清·查慎行《秋感》:“就哀水赴壑,駐景戈挽日。”
〔韓陣揮戈〕 北周·庾信《周隴右總管長史豆戶公神道碑》:“策參幃帳,功披荊棘,韓陣揮戈,齊城馮軾。”
〔揮戈〕 唐· 白居易 《禮部試策五道》:“故有吹律于寒谷,和氣生焉; 揮戈于曜靈,暮晷回焉。”
〔揮日〕 唐·李商隱《寄太原盧司空》:“酣戰仍揮日,降妖亦斗霆。”
〔回戈術〕 南朝宋·謝靈運《豫章行》:“茍無回戈術,坐觀落崦嵫。”
〔回日戈〕 明·湯顯祖《紫釵記》:“你倚天劍,回日戈,一卷陰符萬揣摩。”
〔回日輪〕 清·歸莊《讀心史七十韻》:“一夫揮長戈,力能回日輪。”
〔回日三舍〕 晉·郭璞《游仙詩》之四:“愧無魯陽德,回日向三舍。”
〔回天卻日〕 宋·陳師道《奉陪內翰二丈》:“回天卻日有余力,小試席間留翰墨。”
〔魯戈〕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二三一:“若使魯戈真在手,斜陽只乞照書城。”
〔魯戈回日〕 清·丘逢甲 《和平里行》:“魯戈回日難中天,潮生潮落穹碑前。”
〔魯人回日〕 南朝梁·江淹《蕭拜太尉揚州牧表》:“徒懷漢臣伏闕之誠、竟無魯人回日之感。”
〔魯日〕 南朝梁·劉孝威《塘上行苦辛篇》:“秦云猶變色,魯日尚回輪。”
〔魯陽戈〕 清·朱經《惜日》:“羲和日奔馳,難回魯陽戈。”
〔魯陽揮戈〕 唐·白居易《禮部試策五道》:“至乃鄒衍吹律而寒谷暖,魯陽揮戈而暮景回。”
〔卻日戈〕 宋·陸游《喜鄭唐老相過》:“方揮卻日戈,恥窺及肩墻。”
〔日回〕 唐·李白 《上崔相百憂章》:“箭發石開,戈揮日回。鄒衍慟哭,燕霜颯來。”
〔退日〕 宋·陸游 《夜聞大風感懷》:“意言揮戈可退日,身乃讀書方聚螢。”
〔指日戈〕 清·丘逢甲 《寄家菽園孝廉》:“中原有客正悲歌,事去曾揮指日戈。”
〔駐日戈〕 唐·李白 《餞李副使藏用》:“勇冠三軍,眾無一旅。橫倚天之劍,揮駐日之戈。”
上一篇:高山流水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魯連蹈海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