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連蹈海是什么意思
【典源】《戰國策·趙策三》:“魯仲連適游趙,會秦圍趙。聞魏將欲令趙尊秦為帝,乃見平原君曰:‘事將奈何矣?’平原君曰:‘勝也何敢言事? 百萬之眾折于外,今又內圍邯鄲而不能去。魏王使將軍辛垣衍令趙帝秦。今其人在是,勝也可敢言事?’魯連曰:‘……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請為君責而歸之。’……魯連見辛垣衍而無言。辛垣衍曰:‘吾視居此圍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視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曷為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魯連曰:‘世以鮑焦無從容而死者,皆非也。今眾人不知,則為一身。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權使其士,虜使其民。彼則肆然而為帝,過而遂正于天下,則連有赴東海而死矣。吾不忍為之民也!’”《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亦載,后作“則連有蹈東海而死耳,吾不忍為之民也?!?/p>
【今譯】 戰國時秦國發兵圍困趙都城邯鄲,魏王使客將軍辛 (一作“新”) 垣衍入邯鄲勸趙尊秦為帝。當時齊國高士魯仲連正在趙國,聽說魏將勸趙尊秦為帝,于是去見平原君說:“事情怎么樣了?”平原君說:“我哪里還敢進言? 百萬大軍敗于外,現在邯鄲又不能解圍。魏王派人來令趙帝秦,現這人就在此,我不敢再進言了?!濒斨龠B說:“魏客辛垣衍在哪里? 請讓我代您駁斥他,讓他回去。”平原君即安排魯仲連與辛垣衍會見,魯仲連見辛垣衍默不作聲。辛垣衍說:“我看處在這圍城之中的,都是有求于平原君的。而先生的樣子,不像是有求于平原君,為什么也久處這圍城之中不去呢?”魯仲連說:“世上以為義士鮑焦不是從容而死的,那是錯了。秦國,是個不講禮義只崇尚戰功的國家。對待士人用權術,對待百姓象奴仆。如果讓它得逞在天下稱帝,施行它那套虐政,那我只有投入東海自殺。我不愿意做它的臣民?!焙篝斨龠B駁回辛垣衍,信陵君又率兵救趙,秦軍退去。平原君欲封賞魯仲連,魯始終不受,辭去,終身不復見。
【釋義】 后以此典稱頌人正氣凜然,不畏強暴,代人排憂解難,功成不受封賞的高風亮節。
【典形】 恥帝秦、從魯連、蹈滄海、蹈東海、蹈海、揮金、魯連蹈海、魯連子、卻秦、卻賞、談笑卻秦軍、魯連解圍、撓趙帝秦、魯連遺風、魯連談笑、蹈滄洲、跳東海。
【示例】
〔恥帝秦〕 清·黃遵憲《己亥雜詩》之四十五:“烏呼碑下吊忠臣,蹈海人人恥帝秦。”
〔從魯連〕 唐·駱賓王《上李少常伯啟》:“欲乘幽控寂,進綺季于青山; 樂道棲真,從魯連于滄海?!?/p>
〔蹈滄?!?唐·白居易《贈劉總太尉冊文》:“仲連事成而蹈滄海,子房名遂而追赤松?!?/p>
〔蹈東?!?宋·王安石《賈生》:“應須蹈東海,不但涕沾衣?!?/p>
〔蹈?!?晉·陸機《演連珠》之四十八:“是以吞縱之強,不能反蹈海之志;漂鹵之威,不能降西山之節?!?/p>
〔揮金〕 明·周莊《送楊石齋》:“握璽慚周勃,揮金緬魯連?!?/p>
〔魯連蹈?!?清 · 吳偉業 《東萊行》:“魯連蹈海非求名,鴟夷一軻寧逃生?!?/p>
〔卻秦〕 唐·李白《鳴皋歌送岑征君》:“哭何苦而救楚,笑何夸而卻秦?!薄矃s賞〕 明·陳子龍《詠史》之二:“卻賞貴仲連,辟谷懷子房?!?/p>
〔談笑卻秦軍〕 晉·左思《詠史》之三:“吾慕魯仲連,談笑卻秦軍?!?
上一篇:魯戈回日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鮫人泣珠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