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錦回文詩是什么意思
【典源】 《文選·江淹〈別賦〉》:“織錦曲兮泣已盡,回文詩兮影獨傷。”李善注引《織錦回文詩》序曰:“竇滔秦州被徙沙漠,其妻蘇氏。秦州臨去別蘇,誓不更娶,至沙漠,便娶婦。蘇氏織錦,端中作此回文詩以贈之。”《太平御覽》卷五二○引后魏·崔鴻《前秦錄》曰:“秦州刺史竇滔妻,彭城令蘇道之女,有才學,織錦制回文詩,以贖夫罪。”《晉書 · 竇滔妻蘇氏傳》:“竇滔妻蘇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蘭。善屬文。滔苻堅時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蘇氏思之,織錦為回文旋圖詩以贈滔。宛轉循環以讀之,詞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文多不錄。”宋·洪遂《侍兒小名錄》:“前秦安南將軍竇滔,有寵姬趙陽臺,置之別所,妻蘇惠求而獲焉,苦加撻辱,滔深恨之。滔鎮襄陽,與陽臺之任,絕蘇氏音問。蘇悔恨自傷,因織錦回文題詩二百余首,計八百余字,縱橫反覆,皆為文章,名璇璣圖。遣蒼頭赍至襄陽,滔覽錦字,感其妙絕,因具車從迎蘇氏。”各說有異,可互參看。
【今譯】 竇滔在前秦苻堅時為秦州刺史,后獲罪流徙沙漠邊地。其妻蘇蕙能文善詩,思夫心切,遂賦回文詩,并用五色絲線將詩句織于錦緞之上,寄給竇滔,以表達其思戀深情,人們稱之為《璇璣圖》。相傳《璇璣圖》縱橫八寸,五色絲線以別三五七言,回環往復地讀,可得詩三千七百五十二首。詩句凄婉感人。
【釋義】 后以此典指婦女寄贈丈夫,表達閨怨離情的詩文書信,或泛指女子詩文作品。
【典形】 裁詩挑錦、竇家錦字、竇錦、回紋、回文錦、機中錦字、錦機、錦織回鸞、錦書、錦字、錦字梭、錦字挑思、千字錦、秦川錦、秦川織錦機、織錦、織錦回文、蘇氏錦、璇璣斷腸圖、鴛紋、書斷錦、錦婦機中字、情與文梭共織、織錦竇氏妻、回織別離字、錦字回文、寄書織綿、鴛機錦字、回文淚錦、詩織錦梭、紅絲織字、機上回文、錦字書、錦中文、緘綿字、思錦字、挑錦字、相思字、織錦妻、織錦人、燈下錦。
【示例】
〔裁詩挑錦〕 宋·康與之《喜遷鶯·秋夜聞雁》:“送目鳴琴,裁詩挑錦,此恨此情無盡。”
〔竇家錦字〕 清·王日藻《潘山人至自遼左》:“竇家錦字詩難寄,蘇氏河梁雁幾行。”
〔竇錦〕 南朝梁·劉孝勝《妾薄命》:“織書凌竇錦,敏誦軼繁弓。”
〔回紋〕 北周·庾信《蕩子賦》:“合歡無信寄,回紋織未成。”
〔回文錦〕 南朝梁·蕭繹《寒宵》:“愿織回文錦,因君寄武威。”
〔機中錦字〕 唐·劉長卿《賦得》:“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
〔錦機〕 元·商衍《夜行船》:“錦機情詞,石鐫心事,半句兒幾時曾應。”
〔錦織回鸞〕 宋·張孝祥《轉調二郎神》:“便錦織回鸞,素傳雙鯉,難寫衷腸密意。”
〔錦書〕 宋·陸游《釵頭鳳》:“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 莫! 莫!”
〔錦字〕 唐·趙嘏《織錦竇家妻》:“錦字行行苦,羅帷日日啼。”
〔錦字梭〕 宋·楊億《淚》:“錦字梭停掩夜機,白頭吟苦怨新知。”
〔錦字挑思〕 明 · 湯顯祖 《紫釵記》:“關心事,省可的翠綃封淚,錦字挑思。”
〔千字錦〕 宋·蘇軾《附江南本織錦圖上回文原作》之二:“紅手素絲千字錦,故人新曲九回腸。”
〔秦川錦〕 清·黃景仁《春閨怨》:“字盡秦川錦,膠枯蜀國弦。”
〔秦川織錦機〕 明·徐渭《賦得清秋落葉》:“鏡中不久繁桃李,愁殺秦川織錦機。”
〔織錦〕 北周·庾信《鴛鴦賦》:“何曾織錦,未肯挑桑,終歸薄命,著罷空床。”
〔織錦回文〕 宋·張孝祥《虞美人·無為作》:“斷行雙雁向人飛,織錦回文空在寄它誰?”
〔蘇氏錦〕 清 · 秋瑾 《題瀟湘館集》:“博士聲華蘇氏錦,絳仙才調衛娘書。”
〔璇璣斷腸圖〕 清·納蘭性德《四時無題詩》之十一:“璇璣好譜斷腸圖,卻為思君碧作朱。”
〔鴛紋〕 唐·王適《古別離》:“頻年雁去無消息,罷卻鴛紋何用織。”
上一篇:織錦回文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羲和馭日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