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游華胥是什么意思
【典源】《列子·黃帝》:“ (黃帝) 晝寢而夢,游于華胥氏之國。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 臺州之北, 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國無師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無夭殤; 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愛憎; 不知背逆,不知向順,故無利害;都無所愛惜,都無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熱。……黃帝既寤,怡然自得,召天老、力牧、太山稽告之,曰:‘朕閑居三月,齋心服形,思有以養身治物之道,弗獲其術。疲而睡,所夢若此。今知至道不可以情求矣。朕知之矣! 朕得之矣! 而不能以告若矣。’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幾若華胥氏之國。”
【今譯】傳說黃帝白天睡覺,夢游于華胥氏之國。其國距離幾千萬里之遙,靠車船行走都無法到,只能神游。這個國家中不分賢愚貴賤,一切順乎自然。人民沒有欲望嗜好,也順乎自然。不知因生而快樂,因死而厭惡,因此也談不上夭亡: 不知親向自己,疏遠別人,因此也談不上愛憎; 不知背逆和向順,因此也談不上利害; 也沒有可愛惜的,也沒有可畏懼的。在水里不沉,在火中不會燒焦。黃帝醒來后,非常歡欣鼓舞,召集臣子告訴他們:“我閑居三月,虔誠地思考養身治世之道,也沒有想出來。這次睡了一覺,夢見了這樣的國家,看來至道不可以強求。我現在終于找到了。可惜無法講給你們聽。”過了二十多年,天下大治,幾乎像華胥氏之國一樣。
【釋義】 后以此典借指心目中的理想國度、境界; 或用以形容睡眠、夢境,多指白天睡覺。
【典形】 出華胥、華胥、華胥國、華胥境界、華胥樂、華胥夢、華胥一枕、夢華、夢華胥、夢游華胥、入化胥、一夢華胥、華胥見、幽夢到華胥、路熟華胥、魂到華胥、物外華胥、華胥稅駕、世外華胥、寤華胥、羨華胥、華胥路、華胥客、小華胥。
【示例】
〔出華胥〕 元·王國器《踏莎行·破窗風雨》:“林鳩呼我出華胥,恍然枕石聽流水。”
〔華胥〕 唐·駱賓王《兵部奏姚州道破逆賊露布》:“玄功不宰,混太始以凝神; 至道無為,佇華胥而得夢。”
〔華胥國〕 宋·黃庭堅《醉落魄》:“陶陶兀兀,尊前是我華胥國。”
〔華胥樂〕 宋·陸游《春晚坐睡忽夢泛舟飲酒》:“年來惟覺華胥樂,莫遣茶甌戰睡魔。”
〔華胥夢〕 唐·李商隱《思賢頓》:“不見華胥夢,空聞下蔡迷。”
〔華胥一枕〕 宋·陸游《急雨》:“華胥一枕遽然覺,卻聽蟬聲送夕陽。”
〔夢華〕 元·張翥《清明游包家山》:“輦路迷游躅,宮詞入夢華。”
〔夢華胥〕 宋·王安石《晝寢》:“獨眠窗日午,往往夢華胥。”
〔夢游華胥〕 宋·陸游《雜賦》之二:“病叟胸中一物無,夢游信腳到華胥。”
〔入華胥〕 清·周起渭《武陵為人寫北窗高臥圖》:“攜枕人華胥,遂卜柴桑鄰 。”
〔一夢華胥〕 元·范康《陳季卿悟道竹葉舟》:“你發志氣長安應舉,不及第似淵明歸去,兩樁兒是一夢華胥。”
上一篇:夢惠連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椎秦報韓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