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福隱吳是什么意思
【典源】《漢書·梅福傳》:“梅福字子真,九江壽春人也。少學長安,明《尚書》、《榖梁春秋》,為郡文學,補南昌尉。”“至元始中,王莽顓 (zhuan)政,福一朝棄妻子,去九江,至今傳以為仙。其后,人有見福于會稽者,變名姓,為吳市門卒云。”
【今譯】 漢代梅福字子真,九江壽春人。年輕時好學,通曉《尚書》、《榖梁春秋》,曾任郡文學掾,后補授南昌尉。漢平帝時,王莽專權把持朝政。梅福拋棄妻子兒女,離開九江遁去,人們傳說他已成仙。后來,有人在會稽見到梅福,他改了姓名,在吳市當看門小卒。
【釋義】 后以此典指人埋名隱居避世; 或用以稱隱士。
【典形】 變名吳市、變姓名、九江神仙、愧梅福、梅福辭官、梅福佯狂、梅福隱、梅市門、梅市隱、梅尉、梅翁、梅仙、梅知解紱、梅子真、南昌尉、南昌仙籍、神仙尉、市門卒、吳門變姓、吳市高人、吳市無名卒、吳市仙、仙人梅、仙尉、隱吏、隱市門、子真、逃梅福、淪一尉、吳市隱、守市圜、吳市神仙、市跡尋梅尉。
【示例】
〔變名吳市〕 清·王士禛《挽姜貞毅先生》:“生已變名吳市去,死當埋骨敬亭歸。”
〔變姓名〕 宋·張元干《水調歌頭》:“莫變姓名吳市,且向漁樵爭席,與世共浮沉。”
〔九江神仙〕 宋·梅堯臣《讀漢書梅子真?zhèn)鳌罚骸熬沤瓊魃裣桑瑫[廛闬。”
〔愧梅福〕 明·周湞《舟中望九華山》:“潛吳愧梅福,去汶羞閔損。”
〔梅福辭官〕 宋·蘇轍《次韻任遵圣見寄》:“灌夫失意貧為友,梅福辭官晚作仙。”
〔梅福佯狂〕 清·顧炎武《陸貢士來復述昔年》:“梅福佯狂名字改,子山流落鬢毛侵。”
〔梅福隱〕 宋·陸游《三山卜居三十有四年》:“西鄰梅福隱,南望項王祠。”
〔梅市門〕 唐·張籍《送李評事游越》:“梅市門何在,蘭亭水尚流。”
〔梅市隱〕唐·司空曙 《閑園即事》:“近水方同梅市隱,曝衣多笑阮家貧。”
〔梅尉〕 清·王攄《讀侯掌亭遺集》:“姓名梅尉佯狂變,孤憤虞卿著述消。”
〔梅翁〕宋·蘇轍《寄梅仙觀楊智遠道士》:“梅翁漢朝南昌尉; 手摩龍鱗言世事。”
〔梅仙〕 唐·劉長卿《西庭夜燕喜評事》:“棘寺初銜命,梅仙已誤身。”
〔梅知解紱〕 清·王夫之《續(xù)落花詩》之二:“梅知解紱宜名福,華不揮金舊是歆。”
〔南昌尉〕 宋· 黃庭堅《隱梅福處》:“吳門不作南昌尉,上疏歸來朝市空。”
〔南昌仙籍〕 宋·辛棄疾《念奴嬌·賦傅巖叟梅》:“自與詩家成一種,不系南昌仙籍。”
〔神仙尉〕 唐·陳子昂《同旻上人傷傅少府》:“聞道神仙尉,懷德遂為鄰。”
〔市門卒〕 宋·陸游《自詠》:“雖慚市門卒,聊作葛天民。”
〔吳門變姓〕 清·尤侗《別長安》:“燕市遨游今不見,吳門變姓且歸來。”
〔吳市高人〕 宋·陸游《小雨舟過梅市》:“停橈小住青楓岸,吳市高人儻可逢。”
〔吳市仙〕 宋·陸游《胸次郁郁偶取枯筆》:“莊周聊寄漆園吏,梅福終為吳市仙。”
〔仙人梅〕 清·黃景仁《游四明山放歌》:“尋真惝悅得靈蠋,此處曾隱仙人梅。”
〔仙尉〕 明·高啟 《剡源九曲》之六:“欲尋仙尉蹤,凄涼一茅宇。”
〔隱吏〕 唐·杜甫《送裴二虬尉永嘉》:“隱吏逢梅福,游山憶謝安。”
〔隱市門〕 南朝梁·江淹《左記室詠史》:“韓公淪賣藥,梅生隱市門。”
〔子真〕 唐·賈島《送友人棄官游江左》:“別后吳中使,應須訪子真。”
上一篇:梅妻鶴子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夢惠連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