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孤兒是什么意思
【典源】《史記·趙世家》:“晉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賈欲誅趙氏。……趙朔妻成公姊,有遺腹,走公宮匿。趙朔客曰公孫杵臼,杵臼謂朔友人程嬰曰:‘胡不死?’程嬰曰:‘朔之婦有遺腹,若辜而男,吾奉之; 即女也,吾徐死耳。’居無何,而朔婦免身,生男。屠岸賈聞之,索于宮中。夫人置兒绔中,祝曰:‘趙宗滅乎,若號; 即不滅,若無聲。’及索,兒竟無聲。……公孫杵臼曰:‘立孤與死孰難?’程嬰曰:‘死易,立孤難耳。’公孫杵臼曰:‘趙氏先君遇子厚,子強為其難者,吾為其易者,請先死。’乃二人謀取他人嬰兒負之,衣以文葆,匿山中。……諸將以為趙氏孤兒良已死,皆喜。然趙氏真孤乃反在,程嬰率與俱匿山中。……于是景公乃與韓厥謀立趙孤兒,召而匿之宮中。諸將入問疾,景公因韓厥之眾以脅諸將而且趙孤。趙孤名曰武。……于是召趙武、程嬰遍拜諸將,遂反與程嬰、趙武攻屠岸賈,滅其族。復與趙武田邑如故。”
【今譯】 春秋時晉景公三年,大夫屠岸賈想誅滅晉大臣趙朔一族,將趙朔及趙氏成年男子俱殺死,只有趙朔之妻逃入宮中藏匿,生下一子。趙朔友人程嬰與門客公孫杵臼定計保存趙氏后代,以假換真,公孫杵臼舍身與假孤兒一同被殺,程嬰躲進山中,撫養趙氏孤兒。十五年之后,程嬰與趙氏孤兒趙武通過大臣韓厥見到景公,借諸將進宮問疾之機,逼迫諸將一同攻打屠岸賈,將屠氏滅族。趙武又恢復封邑。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忠心為人,救難解危; 或用以表現家國亡滅之痛。
【典形】 程嬰忍死、山竄趙武、嬰杵、趙孤、趙氏孤、程嬰之忠、匿趙武。
【示例】
〔程嬰忍死〕 清·歸莊《讀鄭所南心史》之五:“程嬰忍死難存趙,去病忘家未滅奴。”
〔山竄趙武〕 北周·庾信《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誕公遺嗣,崎嶇懷挾,山竄趙武,家藏李燮。”
〔嬰杵〕 明·陳子龍《會葬夏瑗公》:“自傷舊約慚嬰杵,未敢題君墮淚碑。”
〔趙孤〕 宋·辛棄疾《六州歌頭》:“君不見韓獻子,晉將軍,趙孤存。”
〔趙氏孤〕 明·夏完淳 《細林夜哭》:“家世堪憐趙氏孤,到今竟作田橫客。”
上一篇:赤繩系足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跕鳶墮水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