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成馴雉是什么意思
【典源】《東觀漢記·魯恭》:“魯恭為中牟令,時郡國螟傷稼,犬牙緣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聞之,疑其不實,使仁恕掾肥親往察之。恭隨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過止其傍,傍有童兒。親曰:‘何不捕之?’兒言‘雉方將雛’。親嘿(mo) 然有頃,與恭訣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治跡耳。今蟲不犯境,此一異也。化及鳥獸,此二異也。豎子有仁心,三異也。府掾久留,擔憂賢者。’具以狀白安。”《后漢書·魯恭列傳》亦載。
【今譯】 后漢時,魯恭任中牟縣令,當時河南一帶螟蟲為害,莊稼受災,雖然中牟與鄰縣地界犬牙交錯,可是螟蟲唯不進入中牟。河南尹袁安聽聞此事,懷疑所傳不實,就派仁恕掾肥親前往視察。魯恭陪同肥親到田間察看,一同坐在桑樹下,這時一只野雞飛來落在他們身旁,身旁正有一個小童。肥親問小童:“你為什么不捉它呢?”小童答“這只野雞快要育雛了”。肥親沉默了一會兒,向魯恭告辭說:“我所以來到這里,是想考察您的政績。如今螟蟲不入中牟為災,這是第一件異事。教化及于鳥獸,這是第二件異事,兒童有仁愛之心,這是第三件異事。所見如此,我再久留,就是無故懷疑賢者了。”
【釋義】 后以此典稱揚地方官吏施行仁政。
【典形】 魯雉、乳雉、狎雉、馴羽、馴翟、馴雉、澤雉將雛、政成馴雉、稚乳、中牟之雉、敬君如魯恭、車迎雉群。
【示例】
〔魯雉〕 唐·駱賓王《春夜韋明府宅宴》:“雅琴馴魯雉,清歌落范塵。”
〔乳雉〕 南朝梁·沈約《披褐守山東》:“乳雉方可馴,流蝗庶能弭。”
〔狎雉〕 唐·駱賓王 《傷祝阿王明府》:“翔鳧猶化履,狎雉尚馴童。”
〔馴翟〕 清·唐孫華《送同年陸匪莪之官新建》:“馴翟政成看報最,鐸車早望趣裝還。”
〔馴羽〕 南朝梁·江淹《建平王讓右將軍荊州刺史表》:“至乃曳組河縣,蔑馴羽之化; 鳴環京轂,謝批鱗之政。”
〔馴雉〕 唐·駱賓王《上瑕丘韋明府啟》:“狎中牟之馴雉,豈懼驍媒;驚重泉之瑞鸞,非關照舞。”
〔澤雉將雛〕 北周·庾信《又謝趙王賚息絲布啟》:“況復棲烏挾子,同知桂樹之恩; 澤雉將雛,共喜行春之令。”
〔政成馴雉〕 宋·曾鞏《送高秘丞》:“公退種花常滿縣,政成馴雉不驚人。”
〔雉乳〕 唐·王維《送方城韋明府》:“使車聽雉乳,縣鼓應雞鳴。”
〔中牟之雉〕 北周·庾信《周兗州刺史宇文公神道碑》:“青衿智勇,即埋云夢之蛇; 童子仁心,已愛中牟之雉。”
上一篇:收之桑榆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文君當壚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