羿射九日是什么意思
【典源】《藝文類聚》卷一引 《淮南子》:“堯時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堯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烏皆死,墮羽翼。”《淮南子·本經訓》:“堯之時,十日并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 猰㺄 (yayu)、 鑿齒、 九嬰、 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于疇華之野,殺九嬰于兇水之上,繳大風于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㺄……萬民皆喜, 置堯以為天子。”漢·高誘注:“十日并出,羿射去九。”《莊子·秋水》唐·成玄英疏:“山海經云,羿射九日,落為沃焦。”
【今譯】 傳說唐堯之時,天上有十個太陽 (其中有陽烏) 一同升出,將草木莊稼都曬得焦枯,百姓饑餓無食。另外還有不少毒蛇猛獸,都成為百姓之害。唐堯于是派英雄后羿去搏殺這些惡獸,并射掉九日,為民除害。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神人、勇士的壯舉; 或用以形容日烈天旱。
【典形】斃日、九日落、九烏、彎弓射烏、夏羿弓、羿弓、羿射九日落,羿中九烏、堯射十日、羿落九烏、射日落。
【示例】
〔斃日〕 南朝梁·江淹 《遂古篇》:“十日并出,堯之問兮。羿迺斃日,事豈然兮。”
〔九日落〕 清·顧炎武《書女媧廟》:“彎弓不射九日落,蒼蒼列象生毛
羽。”
〔九烏〕 明·陳子龍《白日行》:“九烏紛紛落何處,六龍萬古當長空。”
〔彎弓射烏〕清·徐夔《苦熱》:“彎弓射烏墮羽翼,此事荒遠疑傳偽。”
〔夏羿弓〕 南朝梁·劉孝威《烏生八九子》:“尚逢王吉箭,猶嬰夏羿弓。”
〔羿弓〕 清·丘逢甲 《歲暮雜感》:“八風裂竹乖倫律,九日爭桑拒羿弓。”
〔羿射九日落〕 唐·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㸌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羿中九烏〕 宋·梅堯臣《高陽關射亭》:“更如羿中九烏斃,獨見杲杲明扶桑。”
上一篇:羊質虎皮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耿恭禱泉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