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龍銜光是什么意思
【典源】《楚辭》屈原《天問》:“西北辟啟,何氣通焉? 日安不到,燭龍何照?”《山海經(jīng)·大荒北經(jīng)》:“西北海之
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身長(zhǎng)千里,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寢不息,風(fēng)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淮南子·墬形訓(xùn)》:“燭龍?jiān)谘汩T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見日,其神人面龍身而無足。”漢·高誘注:“委羽,北方山名也。龍銜燭以照太陰,蓋長(zhǎng)千里,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
【今譯】《山海經(jīng)》 中講,西北海的外邊,赤水的北邊,章尾山上有神人,人面蛇身赤色,身子長(zhǎng)達(dá)千里,眼睛閉上天就昏暗,張開天就明亮,不食不休息,照耀九陰,稱為燭龍。《淮南子》中亦有類似記載。
【釋義】 后以此典指照耀黑暗的光明; 也用以形容燈。
【典形】 北荒燭龍、龍銜燭、神龍、銜光燭龍、銜燭、銜燭之龍、燭龍、燭龍銜光、九龍銜燭、燭龍回照。
【示例】
〔北荒燭龍〕 金·元好問《谼谷圣燈》:“北荒燭龍開晦冥,南極入地多異星。”
〔龍銜燭〕 宋·辛棄疾《滿江紅·和傅巖叟》:“記五更,聯(lián)句失彌明,龍銜燭。”
〔神龍〕 晉·司馬彪《贈(zèng)山濤》:“冀愿神龍來,揚(yáng)光以見燭。”
〔銜光燭龍〕 南朝齊·謝朓《雜詠·燈》:“抽莖類仙掌,銜光似燭龍。”
〔銜燭〕 清·錢謙益《新阡入景詩·拂水回龍》:“含珠四海濡泉壤,銜燭千年照夜臺(tái)。”
〔銜燭之龍〕 晉·陸機(jī)《演連珠》之三十八:“是以王鮪登俎,不假吞波之魚; 蘭膏停室,不思銜燭之龍。”
〔燭龍〕 魏·阮籍《達(dá)莊論》:“且燭龍之光,不照一堂之上; 鐘山之口,不談曲室之內(nèi)。”
〔燭龍銜光〕 唐·李白 《大鵬賦》:“燭龍銜光以照物,列缺施鞭而啟途。”
上一篇:潘妃步蓮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焚書坑儒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