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噫歌是什么意思
【典源】 《后漢書·逸民列傳·梁鴻傳》:“ (梁鴻) 居有頃,妻曰:‘常聞夫子欲隱居避患,今何為默默? 無乃欲低頭就之乎?’鴻曰:‘諾。’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織為業,詠《詩》、《書》,彈琴以自娛。仰慕前世高士,而為四皓以來二十四人作頌。因東出關,過京師,作《五噫之歌》曰:‘陟彼北芒兮,噫!顧覽帝京兮,噫! 宮室崔嵬兮,噫! 人之劬勞兮,噫! 遼遼未央兮,噫!’肅宗聞而非之,求鴻不得。”
【今譯】 后漢梁鴻字伯鸞,是隱居的高士,娶孟光為妻后,過了一段時間,孟光說:“常聽說夫子想要隱居避患,現在為什么不提這事?難道要低頭屈從了嗎?”梁鴻說:“好的。”于是一起入霸陵山中隱居,男耕女織為生,讀書彈琴來自娛。梁鴻仰慕前世的高士,為漢初四皓以來二十四人作頌。后東行出關,路過京城洛陽,作《五噫之歌》:“登上北芒山啊,噫! 回頭眺望帝京啊,噫! 宮殿崔嵬啊,噫! 百姓多么辛勞,噫! 遼闊廣遠啊,噫!”漢帝聽到后很不高興,搜尋梁鴻不得。
【釋義】 后以此典表示隱退離去。
【典形】 伯鸞歌、賦五噫、覽帝京、五噫、五噫處士、五噫鸞、五噫逐梁鴻、五噫歸賦。
【示例】
〔伯鸞歌〕 金·元好問 《出都》:“漢宮曾動伯鸞歌,事去英雄可奈何。”
〔賦五噫〕 宋·陸游《秋思》之二:“平生許國今何有,且擬梁鴻賦五噫。”
〔覽帝京〕 唐·楊炯《大周明威將軍梁公神道碑》:“鴻以抗節遐征,覽帝京而有作。”
〔五噫〕 唐·李白 《經亂離后天思流夜郎》:“兒戲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五噫處士〕 宋·蘇軾《和邵同年戲贈賈收》之二:“五噫處士大窮約,三賦先生多誕夸。”
〔五噫鸞〕 宋·蘇轍《次韻子瞻送范景仁》:“歸休三黜柳,賦詠五噫鸞。”
上一篇:于蒍于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五月披裘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