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似懸河是什么意思
【典源】《世說新語(yǔ)·賞譽(yù)》:“王太尉云:‘郭子玄語(yǔ)議如懸河寫 (瀉) 水,注而不竭。’”注引《名士傳》曰:“子玄有俊才,能言《莊》、《老》。”《晉書·郭象傳》:“郭象字子玄,少有才理,好《老》、《莊》,能清言。太尉王衍每云:‘聽象語(yǔ),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今譯】 晉代郭象字子玄,有才能,善論辨,喜好老莊學(xué)說。太尉王衍說郭象談?wù)撚腥缂ち鞅紴a而下,滔滔不絕。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人能言善辯,滔滔不斷。
【典形】 辯河、辯同河瀉、口似懸河、瀉水高談、懸河、懸河口、言河、舌有懸河、詩(shī)似懸河、辯口如懸河。
【示例】
〔辯河〕 唐·駱賓王《上司列太常伯啟》:“辯河飛箭,激流翻白馬之津; 文江散珠,圓波漱驪龍之穴。”
〔辯同河瀉〕 唐·楊炯《大周明威將軍梁公神道碑》:“思若云飛,辯同河瀉。”
〔口似懸河〕 唐· 白居易《神照上人》:“心如定水隨形應(yīng),口似懸河逐病治。”
〔瀉水高談〕 明·袁宏道《畢少參舟中見武錄》:“客座見書身毛寒,瀉水高談為君啞。”
〔懸河〕 唐·羅隱《言》:“須信禍胎生利口,莫將譏思逞懸河。”
〔懸河口〕 宋·賀鑄《小梅花·行路難》:“縛虎手,懸河口,車如雞棲馬如狗。”
〔言河〕 唐·駱賓王《上兗州張司馬啟》:“言河激箭,浴紫貝以飛湍。”
上一篇:及瓜而代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召父杜母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