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嘆柳是什么意思
【典源】《世說新語·言語》:“桓公北征,經金城,見前為瑯邪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條,泫然流淚?!薄稌x書·桓溫傳》亦載。
【今譯】 晉代大司馬桓溫北征時經過金城,看到自己以前任瑯邪內史時所種柳樹,皆已長成十圍粗細,不禁感慨非常,說:“樹都長成這樣,人怎么會不老呢!”他手攀柳條,泫然泣下。
【釋義】 后以此典慨嘆光陰迅速,生命易逝。
【典形】 長亭樹、桓公柳、人何以堪、樹下攀條、樹猶如此、司馬樹、桓公重出塞、江頭柳十尋。
【示例】
〔長亭樹〕 宋·辛棄疾《霸天曉角·旅興》:“休說舊愁新恨,長亭樹、今如此!”
〔桓公柳〕 清·龔鼎孳《賀新郎》:“嘆婆娑、人似桓公柳??論羲?,唾壺口?!?/p>
〔人何以堪〕 北周·庾信《枯樹賦》:“昔年種柳,依依漢南; 今看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樹下攀條〕 清:唐孫華《夏日園居雜詠》:“雄心敢比桓宣武,樹下攀條淚亦垂。”
〔樹猶如此〕 宋·辛棄疾 《水龍吟》:“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p>
〔司馬樹〕 明·高啟《題黃大癡天池石壁圖》:“漢南既老司馬樹,峴首已仆羊公碑。”
上一篇:柿葉學書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桓玄寒具油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