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同歸是什么意思
【典源】《世說新語·仇隟(xi)》:“孫秀既恨石崇不與綠珠,又憾潘岳昔遇之不以禮。后秀為中書令,岳省內見之,因喚曰:‘孫令,憶疇昔周旋不?’秀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岳于是始知必不免。后收石崇、歐陽堅石,同日收岳。石先送市,亦不相知。潘后至,石謂潘曰:‘安仁,卿亦復爾邪?’潘曰:‘可謂“白首同所歸”!’潘金谷集詩云:‘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乃成其讖。”《晉書·潘岳傳》亦載,略同,前有“初,芘為珢邪內史,孫秀為小史給岳,而狡黠自喜。岳惡其為人,數撻辱之,秀常銜忿。”
【今譯】 晉代孫秀曾向石崇索要美女綠珠,因遭拒絕而懷恨在心,潘岳 (字安仁) 少時屢次鞭打孫秀,孫秀亦耿耿于懷。后孫秀任中書令,權傾一時,潘岳不免提心吊膽,問孫秀:“你還記得我們過去的事嗎?”孫秀回答:“記在心中,什么時候也忘不了。”于是潘岳知他必將報復。果然淮南王發難失敗后,孫秀即以叛黨罪名收捕了石崇、歐陽堅石,同一天潘岳也被捕。由于石崇先被押赴刑場,不知潘岳亦罹禍,當潘岳到后,石崇問道:“安仁,你怎么也落到如此地步?”潘岳說:“這可說是‘白首同所歸’啊!”從前,潘岳贈石崇詩,詩中有“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的句子,不幸這成了今日結局的讖語。
【釋義】 后以此典表示同時而死。
【典形】 白首同歸、不待白首、同石友。
【示例】
〔白首同歸〕 宋·黃庭堅《陪謝師厚游百花洲》之八:“九原尚友心,白首要同歸。”
〔不待白首〕 宋·陳與義《鄧州西軒書事》之六:“楊劉相傾建中亂,不待白首今同歸。”
〔同石友〕 清·錢謙益《和東坡西臺詩韻》之三:“并命何當同石友,呼囚誰與報章妻。”
上一篇:白水龍飛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百煉剛刀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