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敵國是什么意思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戰國時,吳起受任為魏國西河守,以抗拒秦、韓。西河,今晉陜交界處自北而南的黃河段,形勢險要。一次,魏武侯和吳起乘船巡視西河,至中流,對吳起說:“太好了,西河形勢如此之險固,真是魏國的國寶!”吳起回答說:“立國根本,在德不在險。從前三苗氏左有洞庭,右有彭蠡,但不修德政,于是為夏禹所滅。夏桀左有黃河濟水,右有泰山華山,伊闕山在其南,羊腸阪在其北,何等險固,但他不行仁政,終被商湯放逐。商紂,左有孟門,右有太行,北有帶山,南有黃河,也因不修仁德,終至國滅身死。可見保國在德,如果君王不修德政,別說山河之險不可恃,即使同一條舟中的人,也會眾叛親離,形同敵國?!蔽浜顚Υ舜鬄橘澷p。
引用義:比喻眾叛親離。[例]當今,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是全國上下,同心合力,加強團結,如果上下乖違,舟中敵國,勢必危害國家、民族。
上一篇:腦后有反骨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荀爽御李膺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