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鄶無譏是什么意思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九年》。[釋義]春秋時吳國公子季札(又稱延陵季子)出使魯國,魯人請他欣賞周代各諸侯國的音樂。首先讓樂工演唱《周南》《召南》,季札聽后說:“真美妙啊!雖然剛開始創(chuàng)立王化之基,尚未盡善,然而沒有怨懟。”又為他唱《鄴風(fēng)》《鄘風(fēng)》《衛(wèi)風(fēng)》和《王風(fēng)》《陳風(fēng)》,他都評論一番。但等唱《鄶風(fēng)》及后面的歌曲,季札因其國小事微,就不再評論了。[用法]用“恥言鄶”等形容事情不重要;用“季子觀樂”等指欣賞音樂。[常用形式]恥言鄶 自鄶無譏 自鄶以下 無譏自鄶 季札觀辭 季札聆音 季子觀樂 季札聽 延陵試觀 延子聆音 延陵觀樂 聘魯請觀 延陵聽樂[例]“故知季札觀辭,不直聽聲而已。”(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樂府》)|“俯視世俗文,無譏自鄶。”(清·席鎬《表弟吳習(xí)之贈閩蘭數(shù)種》)
上一篇:耶利米哀歌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蘇武牧羊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