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竿而起是什么意思
《史記·陳涉世家》: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施行暴政,引起人們的強烈不滿。秦始皇死后,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七月,胡亥征發(fā)平民赴漁陽(今河北密云西南)防守,有九百人停駐大澤鄉(xiāng)(今安徽宿縣東南)。時久雨,行路艱難,預(yù)計已無法按期到達。誤期,按秦律當斬。陳涉、吳廣商量,認為與其誤期而死,不如造反,為推翻暴秦而死,也死得其所。于是,他們殺死帶隊長官,舉行起義。后陳涉被推舉為王,國號張楚。漢賈誼《過秦論》說他們起義時“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引用義:比喻人民起義。[例]明末,朝政黑暗,掙扎在死亡線上的百姓紛紛揭竿而起,打擊貪官污吏、土豪劣紳。
上一篇:擲地金石聲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斗筲(shao)之人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