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父五鼎是什么意思
【典源】《史記·主父列傳》:“尊立衛皇后,及發燕王定國陰事,蓋 (主父)偃有功焉。大臣皆畏其口,賂遺累千金。人或說偃曰:‘太橫矣。’主父曰:‘臣結發游學四十余年,身不得遂,親不以為子,昆弟不收,賓客棄我,我厄日久矣。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遠,故倒行暴施之。’”《漢書·主父偃傳》亦載,末作“吾日暮,故倒行逆施之。”
【今譯】 漢代主父偃敢于上書言事,主張削弱諸侯王,并告發諸侯王陰事,受天子信用。大臣們都畏忌他,暗中饋送他幾千金。有人勸說他:“太霸道了吧。”主父偃說:“我從年少游學四十余年,總不得志,父母不以我為兒子,兄弟不容我,賓客也厭棄我,我的厄運很久了。大丈夫生不能列五鼎來飲食,那就用五鼎烹死好了。我年歲已老,不能按常理循規蹈矩地做事了。”
【釋義】 后以“五鼎”等指貴官王侯的飲食,借指貴官王侯; 以“五鼎烹”指大官被處死。
【典形】 鼎食鼎烹、五鼎、五鼎烹、五鼎辱、五鼎食烹、偃求五鼎、主父言。
【示例】
〔鼎食鼎烹〕 明·高啟《贈薛相士》:“鼎食復鼎烹,主父世共傷。”
〔五鼎〕 唐·王維《大唐故臨汝郡太守韋公神道碑》:“坑七族而不顧,赴五鼎而如歸。”
〔五鼎烹〕 明·陳子龍《贈孫克咸》:“軒冕甘為五鼎烹,壯士翻為二桃
棄。”
〔五鼎食烹〕清·錢謙益《十一月初六日召對文華殿》:“五鼎食烹皆主父,三期賢佞總王尊。”
〔偃求五鼎〕唐·杜牧《春末題池州弄水亭》:“偃須求五鼎,陶只愛吾廬。”
〔主父言〕 明·高啟 《東園種蔬》:“慨彼主父言,鼎食何其危。”
上一篇:為酒求官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主簿辨酒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