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變引起質變,日積月累終會升值
“成功”是一個耀眼的字眼,無時無刻不閃耀著光芒。
有一位世界著名的保險推銷大師,在即將告別自己的職業生涯之際,開了一個告別大會,邀請了保險界的數千位精英前來參加。當許多人問起他推銷的秘訣時,大師微笑著不予回答。這時,全場的燈光暗淡下來,只有一柱光線,打向舞臺的中心。從后臺走出四名彪形大漢,他們抬上來一個大鐵架子,鐵架子上,懸掛著一只大鐵球。在場的人都覺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只見那位保險推銷大師走近鐵架,用一把小錘子,輕輕地敲了一下鐵球,鐵球當然沒有動。隔了幾秒種,保險推銷大師又敲了一下,鐵球還是沒有動。接下來,推銷大師每隔五秒就敲一下鐵球,持續不斷,然而鐵球始終沒動。臺下的人群開始騷動,大家都覺得大師真的是老糊涂了。有些人陸續離場,然而大師卻還是一言不發,靜靜地敲打著碩大的鐵球。臺下的人越走越多,最初的幾千人,漸漸變成了幾百人。然而,奇跡發生了!大鐵球竟然在大師持續不斷的敲擊下,開始慢慢地晃動了!50分鐘以后,誰也不能阻止鐵球的大幅搖晃了!最后,大師笑著對臺下剩余的幾百名觀眾說,“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復去做,以這種持久的毅力,每天進步一點點,最終,當成功來臨的時候,擋都擋不住。”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量變終會引起質變,日積月累,終會成功。曾經有人問一個億萬富翁說:“你是怎樣成為億萬富翁的?”“一元錢一元錢地掙錢,最后掙到一億萬元”,問話的人驚嘆不已,“那豈不是要掙很久?”“是啊!”億萬富翁答道,“一元一元的掙,當你掙到第一億萬個一元的時候,你就會變成了億萬富翁。”的確,掙一元錢并不難,難的是如何堅持一億萬次。世界上所有偉大的事業,都是由一系列徽不足道的小事積累而成的。做成一件事并不難,難的是堅持不懈做無數個小事,當這些小事累計到一定程度后,量變引起質變,你的價值就會凸顯,你就會成功。前幾年央視熱播的電視連續劇《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就是在完成很多的小事后,成就了自己的夢想和成功。當他鋪路的時候,并不知道會有怎樣的成功和收獲在等待著自己,他只是遵循著一個信念:無論任何時候,都要做有意義的事。所以,在許三多眼里,事情沒有大小之分,只要有意義,就去做,而且每天去做,不放棄,不拋棄。許三多的升值,就是在日積月累中實現的。
一只新組裝的小鬧鐘,被擺到了一只舊鐘表的旁邊。
舊鐘表對小鬧鐘說:“歡迎開始工作”。
小鬧鐘好奇地提問:“我的工作多么?我一年要走多少次啊?”
舊鐘表回答:“三千一百多萬次。”
小鬧鐘吃驚地說“天哪!一年就要走這么多,那我一輩子要走多少次啊?這么重大的工作,我怕是做不了。”
舊鐘表笑著回答:“沒什么大不了的,你只要每秒鐘滴答一下就可以了。”
小鬧鐘疑惑地問,“真的這么簡單?”
舊鐘表認真地點點頭。
小鬧鐘將信將疑,“如果真的這么簡單,那我就試試吧!”
小鬧鐘開始一步步地往前走,“滴答滴答”,不知不覺,一年的時間過去了,小鬧鐘很高興,因為它完成任務了。而新的一年,將是更好的一年,它的任務,將這樣“滴答滴答”地完成。
其實我們的生活,就像小鬧鐘,只要滴答滴答向前,就能夠不斷地積累,積累一年、兩年、三年,量變引起質變,就能夠一步步地靠近成功。
世界著名大提琴手巴布羅·卡沙斯,在取得舉世公認的藝術家頭銜之后,依然每天堅持練琴6小時,養成了“實踐再實踐”的良好習慣。記者問他,既然技術這么高了,為什么還要練琴,他的回答很簡單:“我就是通過練習的量變達到技巧上的質變的。”
愛迪生75歲時,還每天準時到實驗室里簽到上班。有個記者問他:“你打算什么時候退休?”愛迪生裝出一副十分為難的樣子說:“糟糕,這個問題我活到現在還沒來得及考慮呢!”愛迪生活了84歲,一生的發明有1100多項,對自己成功的原因,他曾這么說:“有些人以為我所以在許多事情上有成就,是因為我有什么‘天才’,這是不正確的。無論哪個頭腦清楚的人,只要他肯努力實踐,都能像我一樣有成就。”
量變是事物在數量上的增加或減少,量變的特征是一種逐漸的、連續性的、不顯著的變化,是事物在發展過程中相對靜止狀態的變化。而在實踐的過程中,量變因其不顯著,很容易被忽略,很容易被遺忘。這就是為什么有人說,通往成功的道路都是寂寞的,因為量變的過程總是緩慢的,在尚未達到質變的積累階段,很難看到成績。而只有通過量變的積累,才能夠達到質變,所以,要想邁向成功,就必須經歷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從量變到質變,通過實踐邁向成功。
上一篇:讓自己富有創造力
下一篇:難題將成為你成長的階梯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