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讓你產生負面情緒的東西,趁早扔了它
前段時間,朋友帶給我一本珍貴的絕版書,名叫《丟棄的藝術》。這本書的作者辰巳渚,詳細地闡述了舍棄的重要性。在她看來,“也許哪天”是絕對不會來的。經過三年未曾使用的東西,如果能在第三年而不是第三十年將其舍棄,就能盡早免去被一大堆物品包圍的困擾。
這本書在對物品的認知層面,帶給我強烈的震撼。后來我才知道,它改變過許多人的生活,包括撰寫出暢銷書《超級整理術》的作者泉正人。據說,泉正人第一次看這本書時,是在一輛公交車上。他被書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了,以至于差點兒就錯過了下車的車站。
泉正人決定踐行“丟棄的藝術”,他按照書中介紹的方法,回到家后立刻走進自己的房間進行整理。幾個小時后,他從房間里走出來,拎著整整8只垃圾袋的物品,里面有不再穿的衣服、小學時期的課本、兒童時代的玩具、各種橡皮和貼紙等。他簡直不敢相信,這些東西竟然都是從那間只有十幾平米的小臥室里整理出來的。
整理完這一切之后,泉正人坐在垃圾堆旁邊,陷入了沉思:以前我為什么沒有意識到家里有那么多沒用的東西呢?最讓泉正人震撼的還不止于此。當他把所有的垃圾都搬走后,房間里頓時換了模樣,連他自己都不認識了。
原來被物品占據的部位,露出了從未見過的地板,看上去豁亮很多,像是別人的房間。屋子里的空氣似乎也變得輕盈了,泉正人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輕松。這樣的變化帶給泉正人的影響是終生的。從那天開始,泉正人明白了整理的重要性。
截至今天,泉正人同時經營著五家企業,每年讀書300本以上,經常去聽講座、上英語口語班、打高爾夫,每個月都去海外視差旅行、演講,還出了多本暢銷書。可是,他從未感覺被忙碌綁架,他認為是《丟棄的藝術》這本書改變了他的人生。
精力錦囊
丟掉無用的雜物,不僅僅是一項清潔工作,更是打破固有的生活模式和習慣性的思維,為自己所處的環境以及身心,做一次徹底的清除。
泉正人回憶說:“其實,我不是一個擅長整理的人,我是那種,能不整理就不整理的人。話雖如此,可我也認識到了整理的重要性。我吃過那樣的虧,比如,因為沒有及時整理,導致一項工作不得不重復去做,浪費了時間;或是丟失了重要的票據,喪失了客戶的信任,等等。我個人的經驗是,如果不及時整理,工作效率就會下降,有時不得不花費很長時間找文件或票據,或是重復同樣的工作。這些時候,我的大腦也是混亂的,分不清工作的輕重緩急,可只要及時進行了整理,工作就會變得特別順利。總之,我整理不是單純為了環境整潔,而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
美國作家布魯克斯·帕瑪說過:“垃圾或雜物,包括你保留的但對你不再有用的東西。這些東西可能是損壞了的,也可能是嶄新的,無論如何,它們都已經失去了價值,所以成了垃圾。這些東西一無是處,當然不能提高你的生活品質。相反,它們是優良生活的牽絆,是煥發生機的阻礙,也是你必須清除掉的絆腳石。”
丟掉無用的雜物,不僅僅是一項清潔工作,更是打破固有的生活模式和習慣性的思維,為自己所處的環境以及身心,做一次徹底的清除,凸顯出更重要的、更有價值的東西,讓我們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這些事物上,換來高效、高質的人生。
那么,到底哪些東西是需要我們即刻踐行“丟棄的藝術”的呢?
·擱置不用的物品
近一兩年內沒有再使用過的東西,且沒有預定要使用的東西,再次被使用的概率就很低了。最常見的就是化妝品、包包、衣服等,要么過了保質期,要么已經不再適合當下的自己,與其讓它們占用生活空間,不如及時清退。
·有待修理的物品
·那些老舊的、壞掉的家用電器、手表、玩具、廚房用品等,如果它們無法奇跡般地自行復原;或是即便花費不少的時間精力能夠修理好,但也不太好用,干脆扔掉吧!
·傷感情的物品
《丟掉50樣東西,找回100分人生》的作者蓋爾·布蘭克說:“如果有些東西讓你心情沉重或感覺不好,讓你覺得疲倦,或讓你在生活和工作上無法更進一步,它就得離開。我們應該用‘它讓我感覺如何’為標準,仔細檢查周遭每一樣用品。”
保留讓自己產生負面情緒的東西,只會讓我們無法脫離過去的牽絆。所以,前任男友(女友)的照片、前段婚姻的婚紗、未錄取的通知書、親人災難事故的簡報等,還是丟棄吧!這些東西會影響我們的情緒,阻礙我們走向新的人生,不可留。
扔掉讓自己產生負面情緒的東西,遠離牽絆自己前行的事物,脫離對物品的執念,我們才有更多時間和精力輕裝上陣,重建內心的秩序,擁有款待自己的空間,更好地掌控生活。
上一篇:虛心采納他人的建議
下一篇:誠實,是孩子最優秀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