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中的問題,父母要與孩子共同面對
我們都知道,成長是一件既快樂又痛苦的事,在任何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會夾雜著這樣那樣的問題,這些問題,既是孩子的問題,其實也是我們父母的問題。因為父母是孩子成長的楷模,而為人父母的過程也是一段成長和修行。因此,真正有心的父母會始終和孩子站在一起,幫助他們共同面對成長中的問題。
從另外一些方面講,孩子遇到問題,需要我們對孩子脆弱的心靈進行呵護,但不難發現,一些父母,在他們的詞典里,錯誤永遠屬于孩子。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標準,就是法典,他們可以隨意評價孩子、批評孩子,甚至辱罵孩子。其實,犯錯誤的往往是成人,是孩子的父母。孩子有口難辯,有冤難申。
日本有一本著名的書《孩子沒問題,大人有問題》,在這本書中,闡述了很多現代社會家長在教育中的問題。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我們大人仍然面臨著成長的艱巨任務,孩子在成長,我們也要成長,與孩子一起成長,是我們父母的重要使命。
作為父母,我們要知道,我們的孩子將來會生活在一個更多變化的社會,他們將會面對職場的激烈競爭,復雜的人際關系,也免不了一生中遭遇情場失意、事業困境、生意敗北……總有一天,我們要先我們的孩子而去,如果孩子沒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心理狀態,如何在這樣激烈的競爭中取勝呢?
所以,我們作為父母,要時刻觀察孩子的行為動態和心理變化,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要關注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一旦發現他們出現了心理問題的苗頭,就要及時做好指路人,幫孩子疏導心理問題,以防問題積壓,釀成大錯。
作為家長,要這樣做:
1.隨時觀察孩子的情緒和心理變化
我們身為父母,在生活中,不要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名次,也要關心他們的情緒變化,比如孩子在學校有沒有受到什么委屈,學習上是不是有挫敗感,最近跟哪些人打交道等。當然,了解這些問題,我們要通過正面與孩子溝通的方法,不要命令孩子告知,也不可窺探。只有讓孩子真正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心,他們才愿意向你傾訴想法。
事實上,我們的孩子都是脆弱的、敏感的、容易受傷的,當孩子出現不良情緒時,你要讓孩子盡情宣泄,就讓他去哭個涕淚滂沱,而不是勸孩子“別哭別哭”“男孩子不能哭”這樣的話。告訴孩子:“我知道你很難過。”或者什么都別說也好,給孩子獨處的空間和時間去消化自己的情緒,幫孩子輕輕帶上門就好。
2.尊重孩子的智力和能力,要有耐心
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對于孩子遇到的問題,你不必馬上給出答案,而應該和孩子一起鉆研,與孩子共同解決問題。當孩子面對思考問題上的不足時,不必急于指正,這時我們可以坦率地承認自己也犯過類似錯誤,然后巧妙地指出孩子的錯誤,這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有極大的幫助。
3.做孩子最后的庇護者
當你的孩子正處于困難時期,當他再也無法忍受、筋疲力盡無法繼續佯裝堅強之時,他需要一個藏身之所,某個地方,某個人,成為他最后的庇護所。在這里,他展示真實的自我;在這里,至少在很短的一段時間,沒有人要他負責任,他被無條件地接受。在這里,他可以真正放松下來,因為他知道,有人愿意暫時分擔他一時的負擔,讓他得到解脫,是他堅強的后盾。
父母顯而易見應該是孩子最后的庇護所。父母應該成為孩子最后的庇護者,因為父母對孩子非常重要,雖然在某些時候或情況下,家長可能覺得自己缺乏足夠的情感儲備,不能為孩子們提供其所需要的慰藉。這個時候,你不用對你的孩子說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而應該好好考慮一下,除了你與他保持親近外,他是否還需要你為他做些什么。要讓他恢復對自己的信心,其實并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
(1)當你的孩子在表達希望得到你的原諒時,此時要給孩子一個臺階,并接納他,讓他忘記那些難過、痛苦和悲傷的事。
(2)為孩子提供心靈的港灣、庇護我們的孩子,并不意味著我們要永遠對孩子犯的錯或成長中出現的問題視而不見、聽之任之。
(3)多考慮孩子的感受,并學會預見孩子的感受,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他情感上的支持。
(4)閑暇時光,在沒有壓力時,找個機會開誠布公地告訴他,在他需要的時候,家永遠是他最后的庇護所。
總之,作為父母要明白,家庭教育對孩子極為重要,我們無論再忙,也要關注孩子的成長,也要重視與孩子溝通。對于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問題,要與孩子一起面對,讓他們知道,父母始終是他們最堅實的港灣。
上一篇:成功就在拐彎處探身
下一篇:找到正確的方法,及時宣泄出負面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