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時候都不要破罐子破摔
人的一生總會遇到種種坎坷與不幸,有的人挺過去了,無論遭遇怎樣的不幸,都微笑著面對生活;而有的人則被挫折擊倒,從此一蹶不振、自暴自棄。這兩種人的結局必然是不同的,前者一定會守得云開,柳暗花明又一村;而后者一定自甘墮落,再也看不到成功的可能性。
人生在世,哪能事事都如意?遭遇一時的困境并不代表一生都會困頓,人也不可能終生不犯一點錯誤。沉溺于眼前的痛苦或失敗,只能讓自己止步不前、浪費青春和生命。那還不如挺起胸膛,將過去拋諸腦后,大踏步地前進,終有一天你會走出來,重新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有一個哲人,他每通過一扇門,都會立即將身后的門關上,有人問他為什么這樣做,他說:“將身后的門關上,就是告訴自己要向前看、往前走,過去的種種都被關在門外,無論是輝煌還是失敗,都和現在無關?!被蛟S你的條件天生不如他人,出身沒有他人好,關系沒有他人硬,學歷沒有他人高,因此自憐自哀甚至自暴自棄,看見別人取得杰出的成就,只知羨慕妒忌,卻從不去想自己是不是也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不去嘗試就忙著否定自己,只是因為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蛟S你也曾經作過一番努力,但暫時還沒有發生預想中的改變,于是便立刻開始泄氣、放棄,甚至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念頭,認為自己天生不如他人,再怎么努力也沒用,從此自甘墮落、不思進取。這兩種人都是生活的失敗者,他們永遠不知道人的命運其實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算命是天定,經過后天的努力,運是可以改變的。
雷德聚,河南省南陽人。1984年,雷德聚正在上高三,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高考在即,他對未來充滿了向往與信心,似乎已經看見了命運女神在向他微笑,然而這一切在一瞬間被毀滅了。由于醫生的誤診誤治,他從一個活蹦亂跳的健壯青年變成了一個被擔架抬出醫院的殘疾人。
雙腿殘疾的雷德聚常年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再也沒有上學的可能性。生活的巨大反差令他痛不欲生,母親的突發腦溢血離世更是加深了他厭世的心理。他覺得自己是個廢人,活在世上除了拖累家人,沒有一點用處。于是他開始詛咒上天的不公,怨恨命運的多舛,甚至想以死來尋求解脫。但是當絕食八天之后,雷德聚從昏迷中醒來,看見病榻前親人痛苦的淚水,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在往親人的傷口上撒鹽。自己的生命是親人給的,父母含辛茹苦將自己撫養成人,自己沒有盡到一點孝心卻要父親白發人送黑發人,這是何等的不孝??!雖然自己癱瘓了,但是生命還沒有停止,只要有一口氣在就絕不能輕言放棄。于是雷德聚咬緊牙關開始了艱難的求生之路。
在接下來的二十幾年中,雷德聚再也沒有自暴自棄過,他學著為自己扎針減輕痛苦,還咬牙堅持鍛煉。在用拐杖支撐著能夠用唯一的半只腳掌勉強移動時,他在自己家中開了一個小代銷點,委托老父進貨,自己靠著特制的高椅半立半坐地賣貨。雖然一天下來,渾身上下像散了架一般疼痛難忍,但是他依然堅持下來了,并且一干就是十幾年。除了在生活上能夠養活自己之外,雷德聚也沒有放棄學習,從小對文學創作感興趣的他憑著頑強的毅力閱讀了大量中外名著,然后試著自己開始寫作,他將“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作為自己的座右銘貼在床頭,以驚人的毅力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寫出了數萬字的讀書筆記、百萬字的書稿,并在各類報紙雜志上發表文章數百篇,同時獲得各類征文獎項無數。2006年,《南陽日報》頭版以《雷德聚,南陽的“張海迪”》為標題報道了雷德聚的事跡。他對記者說,如今他正著手創作構思了好幾年的自傳體長篇小說《半只腳掌走人生》。
若說苦難,雷德聚所經受的苦難可謂是深;若說打擊,雷德聚所遭受的打擊可謂是大。在成為“廢人”之后,雷德聚也曾產生過自暴自棄的想法,甚至一度想放棄自己的生命。但是他終究跨過了人生的這道門檻,成為一個自立自強、奮斗不息的有用之人。生活中,很多人所遭受的痛苦磨難與雷德聚相比,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是他們一蹶不振、自甘墮落,破罐子破摔,再也沒有前進的勇氣和信心,從此怨天尤人、庸庸碌碌地過完一生。這樣的人是可恥的,也是可悲的,他們永遠不知道沒有冬天的孕育就沒有真正的春天,沒有經歷挫折就沒有精彩的人生。所以,無論在什么時候,都請記?。荷系鄄粫榕橙醯娜耍松膊幌嘈叛蹨I,只有自強不息、奮斗不止的人才能最終品嘗到生命的甜蜜!
上一篇:人生需要義無反顧
下一篇:付出真心,才懂得感情可貴